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32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94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岩性、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通过对该地区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和研究,根据层序界面的识别原则,把大民屯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两个三级层序.从单井相入手,结合地震相识别出大民屯凹陷沙四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近岸浊积扇湖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局部发育近岸浊积扇.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反演预测了有利的储集砂体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992.
探地雷达GPR(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的有效探测深度与频率成反比,当满足一定深度后,其垂向分辨率可能不足以识别反射层的厚度.通过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和局部时频特性,将雷达信号中的低频成份滤掉,有效地保护了其高频成份,从而实现了对薄层的识别.对于高通滤波后的结果,采用局部阈值去噪,可以更加灵活地区分出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从而提高了雷达剖面的分辨率.这里运用铁路沪宁线路基检测的数据,使用小波变换进行高通滤波和去噪,其处理后的剖面更能有效地反映出路基病害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3.
周麟  田莉  张臻  李薇 《地理学报》2018,73(8):1433-1448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结合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从街道网络显型、“局部—整体”层级关系及运转效率等三方面探讨民国以来北京老城的街道网络演变进程。结果表明:① 政权更替是其演变的分水岭。民国时期,老城街道网络由封建隔离结构向现代通达结构转型,环环相扣、中轴对称式的整合、穿行核心格局同时被打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道网络的几何格网特征越发明显,“环形+大格网”式的核心运动骨架凸显,不同街道段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则逐渐趋同。② 老城各子区域的可达性层级关系在百余年来持续变化,穿行频率层级关系则保持稳定,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城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优势明显。③ 政权更替之际新结构的集中嵌入与随后规划建设的路径依赖使得老城全域的运转效率历经“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起伏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同样出现在东城、西城与外城,但更强的几何格网特征促使前者的两次上升幅度较大,运转效率也相对较高,而皇城的运转效率则随小规模封闭系统的日益开放呈阶梯式下降。概括来讲,研究不仅运用数字化手段系统梳理了北京老城的街道发展史,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街道网络视角的逻辑支撑,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算法体系也进行了一定拓展。  相似文献   
994.
大气能见度是最重要的气象学指标之一,其准确观测对气象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观测中经常存在器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明显的现象,用对比观测期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大气能见度仪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还是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性。大气无雾、污染环境下,人工观测存在主观差异,能见度观测值偏大,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观测结果稳定,观测数据接近大气能见度的真实值。在局部雾带、大气受污染环境下,人工观测能见度平均误差低于自动观测数据平均误差。在大气受污染环境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观测的能见度偏小。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身的清洁度等因素对观测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95.
谭立群 《铀矿地质》1998,14(3):150-157
本文对库捷尔大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为什么在该矿床8个沉积旋回中都有层间氧化带发育,但以第Ⅴ旋回铀矿化最好,以及煤层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下述观点:(1)本矿床的铀成矿具有双重铀源体系;(2)伊梨盆地的构造条件对铀成矿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3)煤系天然气(煤成气)中的CH4是本矿床铀成矿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因此,在含煤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找矿过程中,要加强对煤系天然气圈闭的预测;(4)盆缘的扇三角洲相地层既具有良好的补-迳-排条件,又具有烃类的储集层,因此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5)地下水迳流区内的局部排泄源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导致整体联想激活的一种局部图像组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泽群  李德仁 《测绘学报》1998,27(3):238-245
本文探讨局部图像的组合构造记忆模式,并借此寻找能导致整体联想激活的方法。通过对记忆模式及其表达的讨论,文中引入了指标向量与九宫记忆模式的概念,它来源于对图像的规则分割;利用九宫格中的若干宫格,可对九宫格内的其他部分进行联想。  相似文献   
997.
998.
1981-2019年全球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2019年全球气温变化特征是揭示全球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性以及实现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基于7套再分析数据,采用气候变化速率及空间插值等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9年全球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及主要国家气温变化。结果表明:1981—2019年全球陆地气温以0.320 ℃/10a的速率呈极显著升高趋势,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835 ℃;南、北半球陆地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0.147 ℃/10a、0.362 ℃/10a,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874 ℃、0.828 ℃。全球陆地80%面积上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最大的区域位于80°N~90°N,其次是70°N~80°N、60°N~70°N,高纬大于中、低纬,格陵兰地区、乌克兰、俄罗斯等中高纬度国家或地区增温速率较快,尤以格陵兰地区增加速率最快,气温变化速率为0.654 ℃/10a;增温最慢的地区主要位于新西兰和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东南亚、非洲南部等地,气温变化速率不足0.15 ℃/10a。本文统计的146个国家中,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的国家136个,占93%;气温无显著变化的国家10个,占6.849%。1981—2019年全球增温2.0 ℃以上、1.5 ℃以上、1.0 ℃以上的国家分别为4个、34个、68个,分别约占统计国家的2.740%、23.288%、46.575%。本文认为1998年以来全球并没有出现气温变暖停滞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9.
在基于启发式内插等高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内插方法。首先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提取等高线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判断等高线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找出导致等高线出现异常的特征点;然后将相似性程度很低的两条等高线自动分解为若干简单等高线再进行内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弯曲很大、马鞍型地貌等复杂等高线的内插问题。算法已经在以Microstation为平台的数字制图系统中实现并逐渐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00.
红河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该断裂带北起青藏高原东部,云南西北部,穿越越南北部,向东南延伸到南海,全长超过1000km。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将红河断裂带分为海陆两段。断裂带自从第三纪以来,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以及局部旋转,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性,现今断裂带在最北端活动强烈,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南段现今活动较为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