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根据2010~2013年3-5月渔汛期间智利外海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表面温(SST)、海表面盐度(SSS)、海表面高度(SSH)及叶绿素浓度(Chl-a)等海洋环境数据,以外包络法建立基于作业努力量和CPUE的各环境变量适应性指数(SI)。以SST作为建立SI的基准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构建栖息地综合适应性指数模型(HSI),并选择最优栖息地指数模型,以用于茎柔鱼渔场预报,并利用2013年智利外海茎柔鱼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SST和SSS为因变量构建的HSI模型为最佳,且基于作业努力量的HSI模型要好于基于CPUE的HSI模型。以作业努力量为SI指标、基于SST和SSS为因子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报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  相似文献   
852.
李海波  李桂芬  梁佳  王婷  谢超 《海洋与湖沼》2015,46(5):1088-1095
传统的鱼肉肠主要以鱼糜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辅料而制成的营养价值很高的产品。本文以低值小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质构(硬度)等特征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脂肪含量、淀粉含量、猪肉含量对带鱼鱼肉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带鱼鱼肉肠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脂肪添加量为6.8%,淀粉添加量为7.4%,猪肉和鱼肉质量比为1︰5时,鱼肉肠的质构和感官指标均均达到最佳状态。本研究为低值小带鱼鱼肉肠的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3.
基于Schaefer模型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评估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也是我国鱿钓渔船的重要捕捞对象。本文根据2003—2012年中国大陆的渔业数据和FAO统计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产量数据,利用Schaefer模型,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分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对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年渔获量和CPUE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2003—2012年捕捞死亡率低于目标参考点F0.1,渔获量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资源量大于目标参考点Bmsy,资源状况良好,未遭受过度捕捞。在基准方案下,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42.9万吨,维持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为214.7万吨,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682;在敏感性分析方案下,最大的可持续产量为152.5万吨,维持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为229.6万吨,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691。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表明,当捕获率设定为0.3以下时,资源能够得到较好的养护,资源崩溃的可能性很低。将捕获率设定在0.3左右是最适的管理策略,此时的持续产量为99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854.
王晓杰  肖潇  李超  岳娜 《海洋学报》2015,37(12):116-122
本文在实验室模拟近期海洋酸化水平,对海洋酸化对海水青鳉鱼(Oryzia melastigma)胚胎骨骼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中,通过往实验水体中充入一定浓度CO2气体酸化海水。对照组CO2分压为450×10-6,两个处理组CO2浓度分别为1 160×10-6和1 783×10-6,对应的水体pH值分别为8.14,7.85和7.67。将海水青鳉鱼受精卵放入实验水体中至仔鱼孵化出膜,对初孵仔鱼经骨骼染色、显微拍照,挑取了仔鱼头部、躯干及尾部骨骼染色清晰的28个骨骼参数的长度进行了显微软件测量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酸化处理对实验鱼所测量的骨骼长度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推测,未来100~200年间海洋酸化对海水青鳉鱼的胚胎及初孵仔鱼的骨骼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55.
根据2019—2020年珠江河口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实测环境数据和遥感环境数据,建立以资源密度为响应变量的珠江河口棘头梅童鱼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分析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 lucidus)时空分布规律,筛选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主要分布在伶仃洋海域,相对于冬、春两季,秋季棘头梅童鱼向南移动。构建最佳GAM模型的变量组合为底层盐度、叶绿素a浓度、底层酸碱度和季节,该模型对资源密度的累计方差解释率为96.8%,其中叶绿素a浓度对资源密度的贡献率最高,为58.2%,季节、底层盐度、底层酸碱度对其资源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1.1%、14.8%、2.7%。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鱼资源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6.
为研究水解鱼蛋白(FPH)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的影响,本实验以60%的鱼粉(FM)组为正对照组,以复合植物蛋白源替代40%的FM作为负对照组(含36%的FM),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个梯度水平(3%、6%、9%)的FPH作为实验组,分别喂养大菱鲆幼鱼74 d。研究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6%和9%的FPH可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并达到与正对照组相似的效果。添加不同含量的FPH会改善大菱鲆幼鱼的后肠形态,且改善状况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愈加明显,当FPH添加水平达到9%时,可显著增加大菱鲆幼鱼后肠的肠绒毛直径比、肠上皮细胞高度和微绒毛高度。与负对照组相比,9%FPH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和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浓度。此外,饲料中添加6%和9%的FPH显著促进了PepT1的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鱼蛋白是一种潜在的替代鱼粉的有效蛋白源,可起到改善大菱鲆幼鱼生长指标、提高机体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促进肠道吸收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7.
858.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珊瑚礁鱼——双棘刺尻鱼(Centropyge bispinosa)的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双棘刺尻鱼在关灯(日落)后10~20 min产出配子,其受精卵呈透明圆球状,卵直径为638.5±5.7 μm, 卵内存在单一油滴,直径为179.9±10.3 μm,油滴内部占据空间最多的是卵黄。在24.5 ℃的水温下受精后16 h 30 min孵化。初孵仔鱼体长为1 161.3±55.2 μm,大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无口和消化道,眼睛无色素沉淀,不具备主动游泳的能力。孵化后第1天其体长快速发育至2 241.7±54.2 μm,卵黄大部分被吸收,躯干上出现较大的色素细胞。孵化后第2天仔鱼体长发育速度减缓,增长至2 476.4±12.7 μm,但是同时重要器官如消化道、肛门发育完成,卵黄几乎全部被吸收。孵化后第3天,体长几乎没有增长,但是眼睛完成色素沉淀开始发挥功能,口部也发育完成,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有能力对猎物和捕食者做出反应。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双棘刺尻鱼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鱼的人工繁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9.
柴达木盆地鱼卡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卡河流经2个次级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 236.58×104 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 764.55×104 m3。其中鱼卡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0 123.06×104 m3,地下水量为6 967.85×104 m3;马海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 145.44×104 m3,地下水量为10 796.7×104 m3。鱼卡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226.3×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3.2%;马海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619.8×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5.7%。通过对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研究表明,随着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下游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例如,流域地下水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加剧下游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流域地下水资源,是关系到流域下游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60.
谭锴 《地球学报》2017,38(2):149-153
本文描述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和一件仅头部保存的小型古鳕类化石。这两件化石标本采自宁夏中卫市常乐镇上河沿村和下河沿村石炭纪纳缪尔期晚期土坡组顶部。这类古鳕类身体细长,鳞片不甚发育,部分有印痕保存。舌颌骨微前倾,从顶骨中间部位延伸到颌弓终端,上颌骨后缘向下凸起比向上凸起明显,鳃盖骨比下鳃盖骨略大,眼眶大,且位置靠前,奇鳍条分节分叉现象明显,歪尾型明显,尾鳍上叶缩短,逐步向小型歪尾型演变。总的说来这两件标本拥有更多的软骨硬鳞鱼类向全骨鱼类演化的特征,建议将其定位为古鳕目的一个新属,其科级分类单元的归属在拥有更多的化石资料后再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