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6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探讨了影响东北印度洋上层海水热含量变化的各要素的季节变化,以及其对热含量变化的贡献和作用过程.根据MOM4数值模拟所得的气候态数据,利用热力学方程积分所得的热通量方程,分析了热含量和各影响要素的季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东北印度洋海洋动力过程的作用主要存在于海洋上层100 m以内;该区域上层海水热含量的季节变化,是典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动力过程和海表净热通量共同控制,2种作用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且随区域的变化两者贡献有所变化;西南季风爆发前,上层海洋热含量最大值的出现,是之前几个月动力作用和海表净热通量共同加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2.
在获得光致原子解吸附(light-induced atom desorption,LIAD)效应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方面分析了LIAD对铯原子磁光阱装载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特别是背景原子对磁光阱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光强和照射时间下关闭解吸附光后磁光阱中铯原子的衰减过程,理论模型定量地描述了背景铯原子造成压强的变化及其对最终平衡态下真空度的影响.该研究对中性原子的长时间俘获,有效控制磁光阱中原子的装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3.
对2003年12月23-24日发生在黄海、渤海沿海的一次大雾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这次大雾期间,从近海到内陆,大雾影响面积约10万km2,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m,给海陆空交通造成严重影响.首先利用各种资料对这次大雾的生消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发生在海陆交界处的冬季平流辐射雾.然后利用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了本次大雾过程,计算得出了大气的水平能见度分布和云水混合比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在雾区形状、雾生消时间以及雾的厚度上,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04.
当前采用何种冷却屋顶材料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高热灾害是城市气象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城镇能量平衡模式(TEB),分析了4种不同材料的冷却屋顶,包括转化效率为14%的太阳能板(覆盖面积分别占屋顶面积的100%及50%)和3种高反照率材料:铝箔沥青膜、白色TPO膜、科罗拉多大学新研发的玻璃聚合物混合超材料,在2017年夏季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