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6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34年   4篇
  1931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不同食物与放养水层对九孔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室内池子多层笼养殖方式,以加工海带、鲜江蓠与A,B2种片状饲料为饵料,试验了不同食物与不同放养水层对九孔鲍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从壳长增长上,海带与饲料B近似,各为11.3与11.2mm;其次为饲料A,10.2mm;而江蓠最差,仅7.7mm;(2)在体重增长上,以饲料B最高,平均每只为3.3g,其次为饲料A与海带,平均每只2.9g,而江蓠仅1.8g;(3)从试验期间所获体重增长比壳长增长看,两种饲料(B为295,A为284mg/mm)均比两种海藻高(海带为257,江蓠为234mg/mm);(4)从垂直11层笼子九孔鲍生长的比较,下层的好于上层,越是下层越好,投喂两种饲料在体重上差别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2.
黎中宝 《海洋与湖沼》2008,39(2):168-173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我国海南产的羊鲍和耳鲍两个自然种群的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羊鲍和耳鲍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为193bp,4种碱基组成非常相似,且其A T的含量也非常相似,分别为45.08%和45.60%。羊鲍和耳鲍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间有29bp的差异,其中有8处发生碱基颠换,21处发生碱基转换,差异为15.03%,同源性为84.97%;羊鲍和耳鲍COⅡ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为157bp,羊鲍和耳鲍4种碱基组成差异较大,且其A T的含量也不同,分别为59.24%和55.41%。羊鲍和耳鲍COⅡ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间有19bp的差异,其中3处发生碱基颠换,16处发生碱基转换,达到12.10%的差异,同源性为87.90%。分子变异分析表明羊鲍和耳鲍物种间的变异组成为0.50,变异百分数为100.00,羊鲍和耳鲍物种间的遗传分化显著(FST=1,P<0.001)。  相似文献   
103.
尖紫蛤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1999年11月培育出壳长4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首次获得尖紫蛤人工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4.
1引言西瓜喜温耐热,种子发芽要求在16℃以上,适温为25~30℃,苗期白天适温为25~27℃,夜间适温为16~20℃,西瓜生育期在60~90 d左右。北极村是中国最北部的村镇(53°28′N、122°22′E),属三江平原第七积温带,由于受大陆性气候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鲍家火山盆地产出的铀矿以埋藏浅、品位富、易浸出为特征,经济可采。其铀矿化受构造、岩层双重控制,并与金属硫化物密切相关。通过对该地区各岩类的电性特征和激电、径迹测量成果分析,认为极化率(ηs)与径迹的复合异常与深部铀矿化密切相关,能够较好的反映深部铀成矿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对寄生在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Reeve)贝壳上的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进行了观察,将其发育过程分为卵、胚胎、幼虫和成虫4个阶段,并对这4个阶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由于凿贝才女虫寄生,九孔鲍贝壳内侧形成弯曲的管道和隆起,其外套膜被破坏,严重影响了九孔鲍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10.
杂色鲍裂壳病球状病毒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以来 ,广东汕尾地区养殖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出现了“裂壳病” ,经电镜观察 ,发现感染了一种球状病毒 ,大小为 1 5 0— 2 2 0nm ,皆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中 ,细胞核内没有发现病毒。主要侵染鲍的腹足、外套膜、性腺、肝、鳃等部位。病鲍表现为头端壳缘外翻 ,呼吸孔融合成一条线 ,活力减弱 ,身体消瘦 ,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