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通过对南四湖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分析,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地质积累指数(Igeo)两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上级湖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汞为主,并依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将南四湖上级湖分为三个生态风险功能区: 昭阳湖轻污染区;独山湖中等污染区和南阳湖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72.
浙江东钱湖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钱湖底泥做了全面调查,测定了底泥粒度组成、有机质、TN、TP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底泥沉积特性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相对背景值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有机污染及营养盐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钱湖底泥组成以细颗粒为主,重金属含量除镉污染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外,其余均处于较低水平,湖区底泥中有机污染和氮污染问题非常突出.为有效治理东钱湖内源污染,有必要开展包括生态疏浚在内的内源污染治理措施.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东钱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杭州西湖底泥磷分级分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徐骏 《湖泊科学》2001,13(3):247-254
采用磷分级分离法对在杭州西湖采集的柱状泥样进行了磷分级提取,结果发现:HCl-rP即钙矿磷占据了西湖底泥总磷含量的30%-70%,其余依次为NaOH-rP(16%-40%)和NH4Cl-rP(0.6%-10%);活性磷由NoOH-rP和NH4Cl-rP构成,占总沉积磷的20%-40%,各磷分级组分和活性磷的垂直分布与总磷基本一致,含量随泥层深度的降低逐级增加,在10-30cm处形成峰值,但表层的蓄积量又出现逐层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总被引:135,自引:20,他引:115  
世界上许多湖泊面临着严峻的富营养化问题,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中的营养盐比水体中要丰富得多,因此,人们常把疏浚底泥作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一种重要措施,它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尚未见在中等以上湖泊中通过疏浚底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明显实例,分析 浚底泥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其改善水质效果与疏浚方法有关,适当的疏浚可在短期内改善水质,但从月和季以上长期段持,疏浚底泥不是控制湖泊富营营养化的充要条  相似文献   
75.
底泥疏浚效果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底泥疏浚的效果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其中之一是疏浚后所产生的环境效果有可能偏离人们的期望.疏浚能够有效的削减沉积物中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但疏浚过程中会引起污染物向水体释放,疏浚后的界面过程有可能对疏浚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底泥疏浚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同的湖泊疏浚后对营养盐释放的控制效果不同.底泥疏浚往往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具体表现为种类、丰富度与生物量的减少,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多样性降低;疏浚后微生物胞外酶活性降低,底泥疏浚对沉积物代谢功能存在显著影响,底栖生物和酶活性的恢复需要长期的过程.底泥疏浚对湖泊水污染控制具有时效性,疏浚方式、疏浚深度与疏浚时令是疏浚工程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对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Hg,As,Pb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Hg污染严重,铅、砷等较次之;独山湖的As,Pb和Mn污染较重;昭阳湖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77.
小秦岭金矿区西峪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金属元素易于累积,生态效应影响强烈.分析了陕豫接壤的西峪河水系沉积物中Hg、Pb、Cd、As、Cr、Cu、Zn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根据地区参比值,评价了金矿活动对西峪河底泥的污染.结果显示Hg、Pb是主要的污染元素;进而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认为整个西峪河流域的Hg、Pb潜在生态危害很强,Cd具有强的潜在生态危害,而Cr、As、Zn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轻微.  相似文献   
78.
重金属元素易于累积,生态效应影响强烈。分析了陕豫接壤的西峪河水系沉积物中Hg、Pb、Cd、As、Cr、Cu、Zn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根据地区参比值,评价了金矿活动对西峪河底泥的污染。结果显示Hg、Pb是主要的污染元素;进而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认为整个西峪河流域的Hg、Pb潜在生态危害很强,Cd具有强的潜在生态危害,而Cr、As、Zn的潜在生态危害性轻微。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上覆水体中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磷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模拟的方法,控制在无外源污染的情况下,模拟水体的三种溶解氧水平范围,好氧、厌氧和自然状况,研究不同的溶解氧水平对底泥释放或吸附营养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小于0.5mg/L的厌氧状况能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溶解氧大于5.0mg/L的好氧状况则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因此要提高水质,降低内源负荷(底泥中)磷的释放,应该控制水体中的各种耗氧物,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相似文献   
80.
从分析JSCORS系统技术特点入手,阐述了JSCORS系统的使用流程,并以竺山湖及西沿岸区北段底泥勘探测量为例叙述了在此工程中的使用过程,从使用过程中体会到JSCORS的系统在勘探测量中的巨大作用,因其覆盖范围广、效率高、劳动强度底、使用简便等特点在勘探测量单位广泛推广,JSCORS系统的使用是对勘探测量技术的又一次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