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2年   2篇
  193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由二种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国对虾败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92年7月-1993年3月,用分离病原菌,注射感染,侵浴感染,创伤感染、投喂感染,重复分离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对药物敏感性,观察病理变化研究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国对虾败血病。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盐度,PH分别为30℃,35和8,两种菌对氯霉素,氟哌酸和复方新诺明均敏感,病虾主要病变为鳃,肢鳃和鳃盖内膜部分或全部坏死变黑,心脏和消化道粘膜下  相似文献   
42.
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流行特点及病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超群 《海洋科学》1994,18(6):9-10
广东目前人工养殖的对虾有班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中国对虾(P.chinens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日本对虾(P.japonis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近缘新对虾(M.affinis)等,是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重要产区之一。近几年养殖对虾疾病呈加重趋势,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近两年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的流行特点及病因。1概况以斑节对虾为主,多品种、多造次交替养殖,即以养殖…  相似文献   
43.
继1993年全国对虾养殖暴发大面积虾病之后,1994年由于北方沿海提前进入高温期,刚进入6月其各地的养殖虾又相继发病。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的调查表明:截止1994年7月20日全海区(包括山东、辽宁、河北、天津)1402400亩的养殖总面积,发病558580亩,绝产232990亩,分别占总面积的39.38%和16.61%。其中,辽宁的丹东和山东的东营等地区最为严重,其养殖虾发病面积分别占总面  相似文献   
44.
鳗鲡气单胞菌引起的烂尾病病原菌抑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三株烂尾病病原菌(气单胞菌)对31种药物及不同配合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4种药物及配合药物HP对三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配合药物HP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5.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46.
针对观测序列的异方差和时相关特性相互影响但又难以并行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序贯处理异方差和时相关问题的随机模型建模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异方差和时相关特性无法并行建模的难题.极大地消除了多路径及系统残余误差对GPS定位成果的影响,增加了基线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我国地方性氟病的地球化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Endemic fluorine disease is a chronic fluorine poisoning caused by high level of fluorine in drinking water or foods.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has been knowu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 China its occurrence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Northeast, Northwest, Southwest and some other localities.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Major fluorine sources in nature include fluorinerich volcanic rocks, calcareous dolomites, phosphorus-bearing rocks/loess and Quarternary loose sediments.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fluorine is concentrated in ground water or soil and seeks its way into human body through diet. Areas With high fluorine concentr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fluorine disea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depending 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1) Arid and semiarid calcium-rich soda saline areas; (2) Semiarid, alternatively marine-terrestrial strata with a high degree of salinity; (3) Semihumid iron- and aluminum-rich intermediate-acid soils; (4) Localities where fluorine-rich rocks or deposits are developed;and those with high fluorine content as a resul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Based on medical statistics and chemical analyses, of water, soil, food and other related samplcs,this work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ekgroun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luorine disease.  相似文献   
48.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泛,受害人口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以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在“老少边穷”地区及部分农村地区仍很严重。无疑,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严重阻碍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49.
异珊瑚原始隔壁数目、后生隔壁的增生部位和方式以及隔壁的排布系列的研究,是探讨异珊瑚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的基本前提。通过对3隔壁的Triphyllia和4隔壁的Quadratphyllia二属的研究,结合生物体对称的原则,提出异珊瑚原始隔壁为2条,并认为异珊瑚的后生隔壁发育在原始隔壁所分隔的左右两侧部体腔内缘部位,长隔壁呈树枝状拓布或者末端达中心向某一方面扭曲连接形成轴管构造。依据后生隔壁在体腔内的繁生能力、增殖数量、发生部位、排布方式、分化程度、隔壁始端在外壁中的埋植类型和末端在中心部位的连接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异珊瑚隔壁增生大致可划分为7个布系列。  相似文献   
50.
1999年台湾7.6级大震与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讨论了台湾地区7级大震与本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指出1999年台湾7.6级大震后2-3年内,本区将有5-6级中强震发生。同时应用可公度模型和“带头地震”的异年倍九法联合对本区中强震发震时间进行分析预测。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本区短临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