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7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1903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143篇
地球物理   772篇
地质学   2880篇
海洋学   498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由于不同的非线性模型具有不同的非线性强度,使得一些非线性模型可以线性近似,而另一些则不能。本文介绍度量非线性强度的方法,提出判断非线性模型能否线性近似的数值标准——容许曲率  相似文献   
92.
刘特培 《华南地震》1997,17(4):31-35
应用文献」1「的方法,对广东及部分邻近地区进行了熵值计算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时间熵,频度熵和强度熵在ML≥4.7级地震之前,大都存在较明显的低值变化,即存在减熵现象,地震大多数以生在减熵的中,后期,少数发生在减熵初期。三种熵值变化基本同步,震级越大,熵值波动越大,其中尤以强度熵变化幅度最大,频度熵次之,时间熵最弱。  相似文献   
93.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4.
许金镜  唐文伟  林仲平 《气象》1997,23(1):36-37
作者以1951-1995年副高持征量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为素材,分析了副高持续性偏强的基本事实和对福建天气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对东北输油管道锦县,盖县,海城段的粉土细砂,中砂,粉砂进行了振动液化试验,取得了和类土的τd-logNf曲线,τd/σ′-logNf曲线,为在以上地区进行液化判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的地区相同土质的振动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密云气候     
  相似文献   
97.
郑伟 《四川气象》1997,17(1):44-48
UPS涉及两大技术.一是功率技术,一是控制技术。功率技术从早期的可控硅功率技术发展到现在的晶体管功率技术;而控制技术则经历了“模拟控制”、“微处理器辅助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三个发展阶段。正是由于两者的不断更新和相互结合,推动了UPS向大功率、小体积、高性能和高智能化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8.
东北冷涡的Q^→矢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准地转Q矢量论,将80年以来出现的9次东北冷涡进行了诊断分析,逐个计算了不同时次和层次的Q矢量散度,旋度并分析了它们与冷涡强度演变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Q矢量散度和旋度对东北冷涡的加强和减弱有着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100.
利用近年来石油专业气象站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界定了风口的范围,揭示了风口区内大风强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