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1074篇
海洋学   168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试验研究了直径最大到187 mm的R4和R4S级系泊链在人工海水中的疲劳性能。根据疲劳试验得到了相应载荷振幅下的疲劳循环次数,并将结果和DNVGL OS-E301及API RP 2SK中的设计曲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链环有限元计算,结合实际试验结果,验证了链环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断裂热点,为进一步分析系泊链疲劳失效机理和海洋平台系泊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现有地名专名音译中因无法良好获取地名音节划分而导致的准确率低与可用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地名专名音译技术。在该技术中,该文对音标生成、音节划分两个关键部分进行了讨论,分别研究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音标生成方法和最小熵的音节切分方法。通过新研究的单词音标生成算法与音标音节切分算法,从两个角度解决了机器对单词音节识别差的问题。经过地名翻译实验,证明了该音译技术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水养殖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文章综述了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营养盐污染、有机质污染、重金属污染、抗生素污染问题及其生态影响和生态修复对策措施。对于海水养殖污染,单纯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制约较大,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的生态浮床修复技术、大型藻类修复技术及人工湿地修复技术,是较为有效的海水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在未来研究中,还应加强养殖污染源头的治理,加强海水综合养殖理论方法研究,以实现海水养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994.
基于3种生物指数的三沙湾养殖活动底栖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广海  付婧  马增岭  周进 《海洋学报》2018,40(4):106-118
为考察我国东海区最为典型养殖海湾三沙湾养殖活动的底栖环境效应,本研究根据2016年8月航次41个样品采集站位的数据,分析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H')、海洋生物指数AMBI(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和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Multivariate-AMBI)在4种典型水域(网箱、海藻、鲍鱼养殖和无养殖水域)间的差异及其与沉积物环境因子(δ15N、δ13C、C/N比、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水率和粉粒-黏粒比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航次共采集74种大型底栖生物,H'介于0~3.51;物种多属环境敏感类型(AMBI方法中EGⅠ和EGⅡ生态组),AMBI指数介于0~4.13,M-AMBI指数介于0.30~0.77。3种生物指数的分布水平表明此海域总体底栖生态质量良好,仅在局部水域存在显著扰动。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仅H'在不同类型水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续配对检验(Pairwise comparision)显示大黄鱼养殖水域H'显著高于海藻养殖水域(P<0.01)。基于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仅H'和M-AMBI指数分别与总磷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站位在聚类图中随机分布,聚类结果未体现出采样水域的差异性。综上,基于3种生物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三沙湾内网箱等典型养殖活动未对区域底栖生境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选取海洋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海洋渔业劳动力数量、海洋捕捞生产率和海水养殖生产率4个变量,提出影响因素假设;选取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设定和数据检验。通过确定变截距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形式,对模型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海洋渔业劳动力数量和海水养殖生产率与海洋渔业经济呈正相关,影响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和生产率因素,而海洋捕捞生产率的影响基本不显著;各地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且差距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专业人才集聚;提高资本投入,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高海水养殖生产率,数量和品质兼备;推动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 artensii (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 11 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 56.3% ,浮筏式 32.8% ,立桩式20.8% ,而同期在港湾浅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 28.8% ,立桩式 18.5% 。而且外海深水区养殖马氏珠母贝生长快,个体大,体质强,病害少,附着物少。此外,外海深水区延绳式养殖设施抗风浪能力强,是开发利用外海深水区的一种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997.
珠江口水域浮游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及其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工作, 计算珠江口水域浮游植物有效光合作用水体体积, 同时研究浮游动物摄食行为对磷再生的补偿作用, 进而对该水域磷的生物利用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分析珠江口2002—2003年的数据发现, 珠江口水域浮游植物有效进行光合作用水体的体积存在季节性变化, 枯水期约为9.7×104m3, 而丰水期约为6.6×104m3。该水域总初级生产量在枯水期约为36kg.d-1, 在丰水期约为31kg.d-1, 呈现枯水期大于丰水期的特点。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可促进水体中磷的再生, 这部分磷可满足浮游植物生长对磷需求的1.5%—15.6%, 并呈现丰水期大于枯水期的特点。浮游动物摄食作用直接释放的量远大于其自身生理周转释放的量。  相似文献   
998.
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5月和11月对浙江省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底栖硅藻与水温、营养盐、潮汐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33属124种.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细胞丰度高于秋季.主要优势种为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春、秋季平均占总细胞数的25.8%.种类的季节变化反应硅藻对水温的适应性,潮汐、盐度、pH值对底栖硅藻组成影响并不明显.秋季营养元素含量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999.
人们说,在中国吃海带,不能忘记曾呈奎。是的,我国海带养殖从零开始,而后一跃成为世界海带生产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前茅,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000.
By using fluent fluid engineer emulator software to simulate negative pressure formed inside the injector added in the reverse-circulation sampling drilling bit, at six angles of 15, 30, 45, 60, 75 and 90 degree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ng nephogram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value gotten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received by an injector with 6 angles designed by emulation the conclus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wo values are coincident essentially. The article shows that using emulator technology to design optimizely is credible and simple.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design cycle is short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through experience and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