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072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不同等级的排泄基准面控制了地下水循环,从而影响着岩溶发育,探讨川东地区地下岩溶发育规律,对指导川东高陡背斜区隧道工程选址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对岩溶地貌、沟(河)谷水系统计分析,研究了明月峡背斜南段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和水文网组合特征,提出水文网控制下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和地下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深、浅切横沟"和"岩溶化山地"组合下的扬起区,其核部地下岩溶弱发育,东、西翼表现为横切沟谷之上岩溶强发育,之下弱发育的二元结构;在"浅切横沟、贯穿型河谷"和"缓丘溶洼"组合下的过渡区,地下岩溶以浅层网状岩溶管道发育;在"贯穿型河谷"和"槽谷洼地"组合下的倾伏区,地下岩溶以阶梯状岩溶管道发育。  相似文献   
992.
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是南通、盐城两市贝类增养、护养和紫菜养殖等渔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两沙"海域附近水域也是海上作业渔船传统的避风抛锚点,每逢大风或节假日都有渔船锚泊该地.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循环的联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个联合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当联合指数为1.6时,有可能出现一次新的El Nino事件。这为ENSO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4.
该技术的思路是,通过使CO2穿过地下几公里深的热区循环流动,把热量带到地表,然岳利用这种热能发电。这一工艺可以把大量CO2保留在地下,避免其释放到大气层中。  相似文献   
995.
饱水-风干循环作用下砂岩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水位变幅带是库岸边坡稳定的敏感地带,饱水-风干循环作用下岸坡岩体的强度将如何劣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都是十分严峻而又不可回避的。特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库岸边坡变幅带区域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饱水-风干循环作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饱水-风干循环过程中,砂岩试样的抗压强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逐渐劣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浸泡时水压力变化幅度越大,饱水-风干循环次数越多,损伤效应越明显,说明水压力的升、降和饱水-风干循环作用对岩样的损伤有累积作用。最后,基于砂岩试样的饱水-风干循环作用试验研究,对饱水-风干循环作用的水-岩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成果对于把握库岸边坡变幅带岩体性质劣化规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库岸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化工矿产地质》2012,(3):174-174
<正>为在磷资源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交流近年来磷资源领域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经验,提高磷资源领域整体科技水平,大力推进磷矿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宝贵的磷矿资源,由中国化学矿业协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举办,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磷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论坛6月8日至9  相似文献   
997.
袁洪林 《岩矿测试》2012,31(5):928-928
《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ISSN:1525-2027),缩写为《G3》,是国际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期刊之一。1999年创刊,双月刊,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  相似文献   
998.
张立新  陈莹 《探矿工程》2012,39(8):29-31,35
以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在郑州沿黄地下水源地地区使用正循环钻进工艺施工水井8眼,泵吸反循环钻进施工工艺施工水井11眼,通过这2种水井钻进工艺的效率和经济性分析,得出郑州沿黄地下水源地地区使用泵吸反循环钻进施工工艺的最佳成井深度为140.75 m以浅,正循环钻进施工工艺最佳成井深度为140.75 m以深的结论,以此为今后类似地区水井施工钻进工艺选择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陶坤 《探矿工程》2012,39(9):80-84
光面爆破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及成本等,牛角山隧道凿岩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根据TM隧道断面测量系统采集的断面超欠挖数据,进行现场检查、讨论分析,找出影响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较好地提高了光面爆破效果,一次循环进尺平均光面爆破合格率达到95%,炮眼残留率达到85%,不仅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而且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获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传统的轨迹身份识别存在的特征选择主观性强、精度有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模型(ConvGRU-Bidir)。首先采用一维卷积和一维池化压缩轨迹数据,提取高维特征;然后采用双向GRU,分别从时间正序和时间逆序学习轨迹特征,最终实现用户身份ID识别。研究采用GeoLife轨迹数据集,来自122名用户的10837个轨迹样本参与模型训练及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对于异步轨迹数据的身份识别精度达97.28%,相比现有方法精度至少提高30%,由此证明了深度学习在此类问题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