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776篇
海洋学   4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环境微生物含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3-1994年南极夏季取自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空气、雾、雨、冰、雪、海、淡水、陆上、湖泊和海滨的土、砂、石、不同深度湖泊沉积物的206份样口的微生物,包括海洋性细菌、陆源性细菌、菌物(即真菌)、大肠埃希氏菌、耐铬、镉、汞、银、铁、阴离子洗涤剂(LAS)菌、耐酸菌及烃氧化菌等的含量做了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8年寿光县对虾养殖期间(5~9月)水环境和底泥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养殖虾池;分别将水样和底泥环境中的弧菌、异养菌,及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培养、分离计数。据对虾养殖期5个月的数据分析,不同的养殖虾池有不同的菌数波动范围。底泥与水环境中的菌数分布各有不同。异养菌在水样中的分布最高值为736×10~2个/ml,最低值为268.1×10~2个/ml;湿泥样中的最高值为372.7×10~4个/g最低值为125.9×10~4个/g。弧菌在水样中的最高值为12.33×10~2个/ml,最低值为0.5×10~4个/ml。据综合资料分析,对虾养殖池中的各种细菌分布,底泥高于水样,高温季节高于低温季节。底泥和水环境中有机物的含量与细菌数的分布成正比。底泥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是底泥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根据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分布,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质(如对虾饵料)的投放量等。  相似文献   
23.
环境污染物萘、蒽、菲、芘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选取香港米埔红树林淤泥富集微生物,研究红树林微生物对PAHs的好氧降解。试验观察到,萘、蒽、菲、芘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均有较强的挥发性。多底物培养液中的菌群浓度明显高于单底物系统。多次连续转接使培养液中的细菌生长能力增强。初始底物浓度可影响细菌生长速率,底物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细菌生长。从分离得到的降解菌中选取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 WⅡ和斑点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TⅡ进行单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豚鼠气单胞菌WⅡ能够高效降解4种底物,而斑点气单胞菌TⅡ能够高效降解萘、蒽和芘3种底物。另外还发现斑点气单胞菌TⅡ能够明显降低水中菲的挥发速度。  相似文献   
24.
EEA——一种新的、重要的海洋生态学参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天凌  徐美珠  张瑶  王斐 《台湾海峡》2001,20(4):453-461
细菌胞外酶作为海洋环境中有机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中介,其活性高低反映了细菌对相关有机组分的改造程度及该有机组分对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贡献。胞外酶活性(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EEA)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胞外酶活性特性、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台湾海峡胞外酶活性研究原理,现场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台湾海峡β-葡萄糖苷酶与细菌产量、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西北太平洋沉积物和锰结核中微生物的丰度和锰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君贤  陈忠元 《海洋学报》1989,11(3):385-391
在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活跃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促进了海洋中许多化学变化程序.前人大量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微生物是沉积变化与成岩作用的主要作用者[1].近二十年来,国外很多微生物学家对深海细菌在锰铁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感兴趣,在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进行了很多工作[2-4].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黄海测区空气微生物作了一次测定 ,结果表明空气中海洋性细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52 .4 %和 4 7.6 %。陆源性细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0 .0 %和 6 0 .0 %。陆源性微生物出现机率大于海洋性的。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测区平均的海洋性空气细菌、真菌、总菌量及真菌 /总菌 %分别为 592 .6 ,32 9.1 ,92 1 .7CFU·m-3 及 35.4。平均的陆源性空气细菌、真菌、总菌量及真菌 /总菌 %分别为 6 89.1、377.9、1 0 6 7.0CFU·m-3 及 35.7。文章分析了空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状态。指出测区空气微生物状态反映了海 -气、海 -陆、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7.
李涛  吴后波 《台湾海峡》2006,25(3):324-329
根据已发表的最小弧菌热不稳定型溶血素(heat-labile hemolysi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最小弧菌96-6-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热不稳定型溶血素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MD-18T中进行测序和分析.其结果表明扩增的热不稳定型溶血素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最小弧菌热不稳定型溶血素的同源性高达98%,扩增片段编码由4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50200.软件分析表明编码的氨基酸有较高的抗原性,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28.
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盐生植物——盐地碱蓬进行天津河口滨海盐碱地的生物修复。通过比较种植盐地碱蓬土壤和对照土壤的电导率、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等研究了其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区碱蓬根际土壤的电导率与对照土壤相比下降了13%;有机质和总氮与对照土壤相比分别增加43%和18%;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放线菌和真菌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倍和16倍。根际微生物优势种群的盐耐受性结果显示,部分根际土壤的优势种群的盐耐受性明显下降,耐盐性较低的微生物种群已成为优势种群。以上结果表明,种植盐地碱蓬对改善滨海盐碱地的生态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在Salemi(西西里西部)附近的米辛尼亚期沉积岩中,我们对一种新型的以米为单位的复合补丁礁进行了描述.其建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陡倾穹隆状微生物岩丘夹凝块叠层石和结壳状生物;(2)覆盖在微生物岩五上的珊瑚一微生物建造,其中珊瑚群体为微生物岩石所覆盖(这些微生物岩石与各种各样的结壳生物有关).微生物岩丘的增生作用是葡萄状集合体的发育、畚箕藻骨骼、结完状有孔虫、苔鲜动物、龙介虫和已胶结双壳类的堆积结果.正如地中海中其它类似的米辛尼亚期生物建造,不同部分复合微生物岩丘建造的增生过程似乎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30.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