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王勇  王艳丽 《岩土力学》2011,32(9):2623-2628
利用GDS循环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一系列不同细粒含量砂土的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饱和砂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土的动弹性模量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当超过细粒含量的临界值30%后,变化趋势则相反;阻尼比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细粒含量的临界值也为30%。当细粒含量小于30%时,砂土的动力特性主要由粗粒决定,粗粒间形成的骨架孔隙比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应变水平下抵抗变形的能力随之减弱,从而使动弹性模量减小。同时,土颗粒间接触点的减少使应力波在土中传播速度变慢,使得土体对动荷载反应的滞后性增强,阻尼比随之增加;当细粒含量大于30%后,砂土的动力特性主要由细粒决定,细粒间孔隙比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从而使砂土的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2.
膨润土与砂混合物的膨胀特性是评估核废料深层地质处置工程长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比不同膨润土及其与砂混合物的膨胀试验结果可知,对纯膨润土及其低掺砂率混合物,浸水膨胀完成后蒙脱石孔隙比em与竖向应力?v在双对数坐标内呈惟一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关系可预测浸水完成后不同竖向应力下的体积变化量及不同初始状态对应的膨胀力;对高掺砂率混合物,在砂骨架形成之前,em-?v线性关系成立,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大,砂骨架形成,对应的em值脱离em-?v线性关系,混合物中掺砂率越大,脱离该线性关系时的竖向应力就越小。砂骨架形成前,砂颗粒被蒙脱石包围,外力由蒙脱石承担,最终变形量由试样中单位体积蒙脱石的含量决定;砂骨架形成后,竖向应力最终由砂骨架和蒙脱石共同承担。利用砂骨架孔隙比的概念可确定各种不同掺砂率混合物形成砂骨架时的应力起偏点。同时,还可确定混合物能够形成砂骨架的掺砂率范围。  相似文献   
103.
骨架砂体是油气输导体系的组成要素之一,但其内油气分布常受到砂体内部断层封堵能力与砂体非均质性的影响.在明确区域地层格架与沉积相的基础上,对哈拉阿拉特山东部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及三工河组内发育的骨架砂体进行了展布特征与连通性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砂体宽厚比分析,认为骨架砂体单井厚度在30 m以上时,其在井间可以彼此接触.建立区域连井剖面,发现八道湾组一段、三段及三工河组三段3套骨架砂体规模较大,展布范围广.八道湾组一段作为研究区侏罗系油气分布的主要层段,其内断层产状以及断层成岩封闭作用的差异,是造成油气在骨架砂体内差异性分布的主要原因.该段骨架砂体渗透率与孔隙度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较为明显的东西分区性,中部交接区孔渗性差,油气平面分布与微观非均质性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证明骨架砂体的物性特征也是影响其输导运移油气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掌握和模拟全无缝桥梁接线路面弹塑性拉伸特性,本文基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平均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推导出接线路面的宏观弹塑性拉伸P-Δ理论模型;并对室内总长28 m的接线路面足尺模型,进行了拉伸试验。结果显示:(1)接线路面的理论与实验拉伸P-Δ骨架曲线在钢筋屈服前后都吻合得很好,可以直接用于全无缝桥梁抗震设计和损伤评估;(2)接线路面实验模型的拉伸变形量Δ高达14 cm时,仍未拉断,其延性甚好、有利于抗震。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一个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识别的非线性多自由度结构系统的新方法。首先运用LMD将非线性结构的自由响应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有限个乘积函数之和,然后由每个乘积函数分量的包络函数和纯调频函数求取相应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根据自由响应信号瞬时特征间的关系,进而得到非线性结构的骨架曲线。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取的骨架线是地图综合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空间剖分结构。改进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地图目标群间骨架线提取算法,从程序设计的角度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控制流程。按照三角网中三角形包含约束边的数目,将三角形分为0、1、2、3四类,将0类、2类和单连通的1类三角形视为骨架线追踪的起点或终点,将双连通的1类作为中间通道,对整个三角网进行遍历。针对三角网中的环路、3类三角形等特殊情况,在改进的算法中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该算法成功地用于等高线的内插和街区地图目标群的邻近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07.
从计算几何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斑合并(聚合和融合)方法。图斑聚合采用缓冲区合并的思想,可以有效地合并"桥梁"区域,并保持图斑的自然弯曲形态;图斑融合通过骨架线剖分小图斑,以共享边和地类为共同作用因子,将小图斑逐个合并到原始图斑的拓扑相邻图斑中。此算法有效地维持了图斑边界的自然弯曲,并顾及了图上显示地类的父类整体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8.
作为数据更新与融合关键技术之一,空间数据匹配越来越受重视。城市居民地是空间目标变化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之一,成为空间数据更新的主要内容。不同于已有要素直接匹配的做法,提出了面状居民地匹配新方法,即对面状居民地采用降维技术进行处理,分别提取匹配双方面状居民地的骨架线,并通过其骨架线之间的匹配来达到面状居民地之间匹配的目的。实验证明,所提方法中把2维面状居民地转化为1维线状骨架线后,其匹配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大幅降低,匹配效率、速度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XRJ1水文兼注浆试验孔、XRJ2注浆检查孔、水源井1号、水源井2号抽水试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认为XRJ2注浆检查孔出水量(相同降深)较XRJ1孔减小了近60%的主要原因是XRJ1钻孔注浆影响所致,与XRJ2孔在抽水试验中使用的桥式骨架过滤器没有关联。针对目前《煤炭资源勘探抽水试验规程》中关于过滤管孔隙率的要求.提出了抽水钻孔过滤管类型与孔隙率选择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韩冰  梁建文  朱俊 《岩土力学》2018,39(6):2227-2236
工程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且饱和场地与相应干土场地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别,而目前对于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还鲜有研究。采用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建立饱和场地中非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对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的宽度、厚度和埋深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土骨架-孔隙水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的透镜体可能会明显改变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透镜体的宽度、厚度和埋深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干土场地中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土骨架-孔隙水耦合作用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