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4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0%,对照组为69.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观察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按10ml/kg体质量予解毒化瘀颗粒灌胃给药,每天2次,共7d;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于给药第6天,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予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600mg/kg)和脂多糖(20μg/kg)进行造模。24h后进行静脉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血栓止血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制备肝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的ALT、AST、TBIL水平明显降低,PT、TT时间缩短,FIB水平升高,2组ALT、TBIL、FIB水平及PT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正常结构被破坏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组大鼠。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以通过改善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及减轻病理损伤而保护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CD4 T下调OX40表达,抑制CD4 T活化及向Th1细胞分化,从而延缓急性肝衰竭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54.
以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急性低盐度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组分的影响,评估盐度骤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急性低盐度(15、8)胁迫下,在72h的实验周期中,大黄鱼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整体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含量在15盐度胁迫下呈波动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8盐度胁迫下,TP含量呈显著下降后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含量在15盐度胁迫下均在初始阶段显著变化后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8低盐胁迫后二者含量均在实验后期(48 h和72 h)大幅度显著升高;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在低盐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且呈现出盐度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低盐胁迫会引起鱼体应激反应,实际生产中应避免养殖环境盐度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55.
春季养生ABC     
《河南国土资源》2015,(2):58-59
春节过后,春天的脚步就一天天走近了。每年春天,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心脏病、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因此有人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应以预防疾病为主。溃疡病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或诱发溃疡病。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究瓜蒌承气汤加减结合奥拉西坦对急性脑出血风痰火亢证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 例急性脑出血风痰火亢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1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承气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Ig)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IgM水平低于对照组,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瓜蒌承气汤加减结合奥拉西坦可以改善急性脑出血风痰火亢证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与针刺联合上肢智能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2组,每组各20 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辅以上肢智能训练系统训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主动活动度评分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NIHSS、FMA、改良Ashworth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主动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1、2组,对照2组又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上肢智能训练可更显著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ALAC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滞血瘀型ALACLI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桃红四物液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踝关节评分(Kofoed)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有下降,Kofoed评分均有升高,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液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ALACLI的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研究新型化瘀消肿散贴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 例。治疗组外敷新型化瘀消肿散治疗,对照组外敷活血止痛膏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踝关节扭伤症状积分(ASI)、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45/47),对照组为78.7%(37/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I、AOFAS、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使用新型化瘀消肿散外敷治疗,其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肿痛等症状,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究脑梗死方给药后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昆明(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给药组,每组各20只。给药组以药物最大浓度(11.68 g/ml)、最大体积(40 mg/kg)灌胃脑梗死方浓缩液,给药1次,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16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和死亡等情况,16 d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蛋白(TP)、葡萄糖(G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总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给药组小鼠无中毒死亡情况,一般状态良好。2组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BUN、CHO、ALB、TP、GLC、ALT、AST、ALP、PLT、RBC、WBC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脏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方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