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0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745篇
地球物理   481篇
地质学   1950篇
海洋学   1052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391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9年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扎鲁特旗陶海营子重新测制了上二叠统陶海营子组剖面。自下而上共发现3层叶肢介(包括2层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经鉴定为单脊型与双脊型的新种类。在中国,二叠纪的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前人仅在甘肃肃南县上二叠统肃南组发现过,计2属3种[1],其后一直未见报道。这类化石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发现,填补了该时期中国东部李氏叶肢介类(Leaid)分布的空白,为该时期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分布、迁徙、古生态、生物地理区系等增加了实际材料,具有古地理和古构造学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2.
Recent work on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has produced two separate models for the crystallisation of the intrusion:(1) low-Ti,high CaO and low H2O(0.5 wt.%) parent magma(equivalent to Emeishan low-Ti basalt) at FMQ;and(2) high-Ti,low CaO and higher H2O(>1.5 wt.%) parent magma(equivalent to Emeishan high-Ti basalt) at FMQ + 1.5.Modelling of these parent magma compositions produce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ults. We present here detailed f(O2) and H2O modelling for average compositions of both Emeishan high-Ti and low-Ti ferrobasalt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effects on crystallisation sequences for Emeishan ultra-mafic -mafic layered intrusions.Modelling is consistent with numerous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ferro-basaltic magmas from other localities(e.g.Skaergaard intrusion).Modelling is compared with the geology of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crystallisation of the gabbroic rocks and the Fe-Ti oxides ore layers.We suggest that the gabbroic rocks at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can be best explained by crystallisation from a parent magma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igh-Ti Emeishan basalt at moderate H2O contents(0.5-1 wt.%) but at the lower end of TiO2 content for typical high-Ti basalts(2.5 wt.%TiO2). Distinct silicate disequilibrium textures in the Fe-Ti oxide ore layers suggest that an influx of H2O may be responsible for changing the crystallisation path.An increase in H2O during crystallisation of gabbroic rocks will result in the depression of silicate liquidus temperatures and resultant disequilibrium with the liquid.Continued cooling of the magma with high H2O then results in precipitation of Mt-Uv alone. The H2O content of parent magmas for mafic layered intru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IP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H2O alters the crystallisation sequence of the basaltic magmas so that at high H2O and f(O2) Mt -Uv crystallises earlier than plagioclase and clinopyroxene.Furthermore,the addition of H2O to an anhydrous magma can explain silicate disequilibrium texture observed in the Fe-Ti oxide ore layers.  相似文献   
993.
煤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不仅影响煤层气吸附与储集能力,而且对气体渗流和扩散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芦岭煤矿8,9煤层煤样低温液氮实验,对比分析了原生结构煤和不同变形强度构造煤的孔隙结构与比表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构造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平均值是原生结构煤的2.95倍和3.84倍。随着煤体韧性变形强度增加,构造煤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微孔占比增加,小孔和中孔占比较少,总孔体积变化以糜棱煤为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995.
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码以及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安徽马鞍山具磷灰石假象的绿松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绿松石,保留了磷灰石六边形的形态特征。XRD~U试的特征谱线d值为36745~36748(111)、29008~29025(123)、34247~34293(2101、32709~32781(113)、61626~61781(011)3020130~20162(301),与绿松石的标准衍射谱线基本致。红外光谱测试分析表明:3510~3465cm。间的谱带归属绿松石0(OH)的伸缩振动,3300~3070cm’间的谱带归属为绿松Nu(M-H。O)伸缩振动,1210-1012cm’间的谱带归属为绿松石U3口O。)ira缩振动,在838cm。附近的吸收谱带归属为绿松石6(OH)弯曲振动,655-480cm。间的谱带归属为绿松石u4(P04)弯曲振动。拉曼光谱测试分析表明:3466cm’附近的尖锐拉曼谱峰归属于绿松石(OH)基团的伸缩振动所致,宽缓的拉曼谱峰3281cm’~03078cm’归属于绿松石中水合络离子的伸缩振动,798cm’谱峰则是由于OH的弯曲振动所致。  相似文献   
996.
十红滩铀矿床形成于新疆吐哈盆地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河流相砂岩中,属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物相分析表明,容矿层中铁的存在形式分别为FeCO3、Fe2 O3、硅酸盐铁和FeS2,其含量在各地球化学亚带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黄铁矿是容矿层二价铁的主要形式,具有两期成因特点,属硫酸盐微生物还原作用的产物.分析了铁的地球化学行为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在氧化带铁的氧化作用催化了铀的氧化、溶解以及迁移,为铀成矿提供了重要的铀源条件.矿石带中黄铁矿在铀成矿过程中发挥着吸附剂的作用,其与沥青铀矿等具有同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把模糊集理论应用到n-序超群,在交换n-序超群中引入了(∈y,∈yVqδ)模糊n-序子超群和(∈y,∈yVqδ)模糊n-序可逆子超群的概念,并研究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998.
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相比目前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有着更高的视频压缩比,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编码计算复杂度。为了降低该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HEVC帧间预测模式。统计了HEVC中最大出现概率的预测单元(PU)模式,分析了相邻两帧之间的编码单元(CU)和Pu之间的时域相关性,分析了对应CU分块与其空间上相邻的4个CU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分析的最大出现概率的Pu模式,以及时域相关性和空域相关性,跳过当前最大编码单元中各层CU中冗余的Pu模式,从而降低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显示,与HEVC测试模型HM7.0相比,该算法能在保持视频质量和视频压缩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32.2%~52.4%的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999.
在深孔、定向孔钻进过程中,对钻孔轨迹的控制十分重要。电磁随钻测量系统能够监测钻孔状态参数并通过无线电磁波实时传输至地面,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不受钻井液影响等优势。详细阐述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电磁随钻测量系统及试验情况,试验最大孔深为609 m,此时地面接收信号高达200 mV。试验研究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完全能够满足随钻测量近钻头处钻孔状态及环空压力、温度等参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稀土金属产品的总α总β放射性测定,采用一般分析方法前期制样难度大,不易达到制成样品源的粒度。本法通过将稀土金属产品制成削状,用适量盐酸和硝酸低温加热溶解,再加入硫酸蒸干使试液中残渣最后形成硫酸盐,通过研磨混匀的方式,制成满足有效厚度且少于最大取样量的样品源,从而实现总α总β放射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