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随着气象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入拓展,嘉兴市气象局从2006年起,增加了紫外线、下垫面温度等特种要素观测,并与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发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集成系统。该系统基于CAN总线,由中心站计算机,综合观测系统业务软件及各种分采集器组成,具备积木式扩充特点,能根据需求扩充气象要素,系统采用Microsoft VB 60作为开发工具,后台数据支持MS SQL Server2000专业版,采用C/S架构,适合多点多要素方式监测。该自动气象观测集成系统集数据查询、统计计算、报警监控等一体,具有可扩性好、稳定性高、信号衰减小、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界面友好等特点,能满足气象业务日益拓展的需要,适合在全国气象业务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43.
近年来,国内山岭隧道塌方事故频发,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设备损失,如何通过现场监测实时掌控围岩稳定性并进行安全预警已成为当前山岭隧道修建的关键难题之一。依托围岩塌方风险较高的大狮子隧道(宁波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阐明了隧道内围岩远程在线遥测技术的信号采集、传输与后台处理原理,基于现场监测组网的总线理论(FCS)和分组无线传输技术(GPRS),提出了一种新型隧道远程在线遥测系统构架方式。该系统构架采用洞内有线+无线的组网方案,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管理分析、远程接收子系统3个部分。运用该系统对大狮子隧道围岩变形、锚杆应力、围岩与钢拱架之间喷层压应力开展了全天候实时高频监测,并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实现了采集数据远程同步高速传输与多单位实时监控。通过分析高频采集数据后获得的监测量时程曲线(变形、应力、压力),发现大狮子隧道的围岩变形在整体变化趋势上呈现出一种台阶式的波动增长变化规律,受爆破开挖影响后变形值产生突变;同时围岩变形与喷层压力值受后续隧道开挖扰动的波动影响较大,但总体变化趋势上基本经历了前期快速变化-中期缓慢变化-后期逐步稳定3个阶段。通过对隧道近一年的远程在线监测表明,其技术可完全实现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远程遥测和无人值守预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介绍了基于面向服务的企业服务总线体系架构的功能及特点。详细阐述了其在“十五”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5.
李丹  刘惠  关一 《海洋技术学报》2011,30(2):113-117
消息中间件技术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技术.采用面向服务体系的架构与消息中间件相结合的技术,在船载监控系统中设计一种标准的集成框架结构,使用异步消息传送机制,保证消息可靠同步的同时,降低分布式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提高船载监控系统集成的可扩展性及系统展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6.
深水铺管船A&R绞车控制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现有深水铺管船A&R绞车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外环张力自适应模糊控制及内环速度PID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外环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实时修改并匹配内环速度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及微分系数的策略,优化设计了电驱A&R绞车控制系统,改善了系统响应速度及鲁棒性.并基于Vacon变频器和Siemens PIC,采用AFE共直流母线技术,以Profibus DP总线形式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实现方案,为深水铺管船A&R绞车国产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各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及调试结果.系统通过A/D器件及单片机完成对前端模拟量和周期信号频率的采集;利用单片机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及其它控制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利用LCD完成显示,实现了操作界面的可视化;通过键盘实现测量范围的设定,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采用CAN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实现了系统的开放化与网络化.系统在测控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在高速数模混合的低噪声系统中,为了减少数字系统的噪声,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考虑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有限资源的分配,可在32位嵌入式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SOPC)中使用16位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由于构成SOPC框架时没有这种16位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成型组件,必须自行创建.根据Avalon总线规范,讨论了构成16位静态随机存储器组件的方法,通过Verilog HDL编程,实现了这一16位的静态随机存储器组件,并将其用在一个高速低噪声的天文成像系统中.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房产GIS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基础、目标、过程、成果以及解决项目难点关键技术的总结,对大数据量复杂业务模型下GIS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三点技术解决方案供探讨使用。  相似文献   
50.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国家公共安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指挥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本文以数字观测网络项目为背景,全面归纳和总结了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