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38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4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陈淋  邵曦 《地理空间信息》2014,(1):117-118,122
利用分辨率为5'×5'的EGM2008模型计算高程异常,从水准联测点上移走模型中的高精度中长波部分后,通过BP神经网络模拟余下的短波部分,最后再对数据进行恢复,使实验达到较高的精度。通过实例对确定高程异常的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2.
蒸散发是地表陆气水分交换的纽带,准确量化蒸散发的时空演变格局对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GLEAM模型的蒸散发及其组分数据集,借助7个通量观测站数据、120个流域的流域水量平衡及PML_V2蒸散发产品,在中国九大流域系统评估了GLEAM-ET产品,分析了植被恢复背景下,蒸散发(ET)及其组分(植被蒸腾Ec,截留蒸发Ei,土壤蒸发Es)在1980—2020年的时空演变格局。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 GLEAM-ET产品在中国九大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性能与气候类型有关,干旱区效果优于湿润区。此外,GLEAM与PML_V2模型在九大流域相关性较好(R>0.7),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整体保持一致。② 全国尺度上,ET均值为416.88 mm,增长速率为1.21 mm/a。EcET均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而Es与其相反。EcET在九大流域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EiEs在季风区流域分别呈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小趋势;在内陆区流域呈不显著减小(p>0.05)和显著增加趋势。③在植被恢复背景下,ET组分比例发生了变化。Ec占比变化存在南北差异,南方流域Ec占比均减小,北方流域均增加。Ei占比在各流域均增加,Es占比均减小。黄河流域ET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最为明显,Ec占比增加了5.21%,Es占比减小了5.56%。  相似文献   
143.
由浙江省湖州新绿源矿山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发包的湖州市中宝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开标,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一举中标,工程价款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4.
确定全球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可能性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确定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所面临的挑战,评述各种大地水准面的定义,提出一种确定1°×1°厘米级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已知相应厘米级精度全球重力位模型、地形密度分布模型以及平均海面高模型的前提下,利用虚拟压缩恢复法可实现全球1°×1°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目标。初步论证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和条件,并简要介绍一个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5.
总结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引起影像退化的原因.根据信号处理中的概率统计理论,推导出了一种可以不依赖目标成像模型的遥感影像去模糊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影像恢复能力和抗噪能力,对于缺乏点扩散函数先验知识的模糊遥感影像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不断发展,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真正射影像(TDOM)在成图精度、制作流程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本文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和专业摄影相机采集影像,布设地面控制点,提出了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和多视立体视觉(MVS)工作流来生成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的方法;对遮蔽倾斜部分进行阴影检测、DSM修编和多视影像纹理补偿生成TDOM;最后用TDOM上随机分布的检查点进行精度检查,水平精度为3.3 cm,垂直精度为7.5 cm;消除了DOM中倾斜和阴影部分,使建筑物保持垂直视角,生成的满足1:500比例尺高精度并消除倾斜阴影的TDOM可用于农村宅基地确权、国土规划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7.
许自昌 《福建地质》2023,(2):133-139
以漳州角美花岗岩石料开采集中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与GNSS矿山巡查统计数据,分析采矿权截止前后开发利用变化情况、矿山巡查结果以及不同矿山恢复治理措施下植被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区内矿山开发占损土地规模呈增大趋势,扩大面积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排;人工治理面积远超自然恢复区域面积,且植被生长量同样高于自然恢复区。在矿山巡查中恢复治理区域范围内均已得到整治,并做好警示防护设施以及采坑边坡危岩体的清除,至今未发现违法开采行为。  相似文献   
148.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46-52
绿色勘查既要实现矿产勘查资源的保障又要做到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在矿区勘查工作开展之前,需要了解生态环境特征、了解工程地质特征、调查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通过以钻代槽、一基多孔等优化方案,采用全液压便捷式钻机等先进的工程设备及其配套环保工艺,充分利用矿区已有交通便道,选择卷扬运输、人工导向的运输方式,选择环保的泥浆体系及其无害化处理工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减少因勘查工作对矿区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对因施工槽探、园井、钻机平台、道路造成的环境破坏,开展土石回填和植被种植工作,实现环境恢复。在矿区勘查工作的全过程力推做到"绿色化"和"生态化",最终实现绿色勘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阴极发光测试、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合埋藏-生烃-热史模拟,对裂缝脉体中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松坎地区五峰组裂缝中主要存在着两期脉体充填,M1裂缝脉体形成时间距今约103~86 Ma,脉体较宽、阴极发光颜色为橘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82.6~91.5 MPa,反映燕山中期盆缘地区页岩气藏处在超压状态;M2裂缝脉体生长于M1裂缝脉体两侧,形成时间距今约90~72 Ma,脉体较窄、阴极发光颜色为暗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43.6~47.3 MPa.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南盆缘松坎地区五峰组在燕山期经历了由超压至常压的转变.燕山期以来的抬升剥蚀与褶皱变形导致地层内大量页岩气沿着滑脱层发生侧向运移和散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时,盆内稳定构造区页岩气藏仍处于超压状态,而盆缘地区已降至常压.   相似文献   
150.
太古宙陆核的完整性对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内太古宙陆核构造上受郯庐断裂影响较大,包括前期断裂带南侧NNE向左行走滑和后期断裂带北侧NE向左行走滑。本文还原了郯庐断裂发育之前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太古宙陆壳的原始格局。构造恢复后古老地体及地体内岩石片麻理均呈NNW走向。通过对弓长岭地区BIF铁矿进行深入的构造解析工作,发现含矿太古宙表壳岩发育大量暗示水平运动的逆冲推覆构造。结合其年代学特征,本文进一步揭示新太古代末期一定规模的侧向挤压构造(水平运动)可能已经在华北克拉通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