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以《四川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重新整理了旅游业、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19个产业以及其它产业共21个产业部门的《四川省二十一部门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在计算21个产业部门的各种系数的基础上,采用波及效应分析方法,计算了旅游业的波及线路、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重要指标,定量分析了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其他产业的依赖和支持程度.并对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32.
引入一种新型冰晶异质核化方案, 基于二维雷暴云模式, 探讨雷暴云电过程对三种异质核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浸润核化是冰晶生成的最重要异质核化过程, 较高数浓度的冰晶消耗雷暴云内液态水含量, 抑制淞附过程, 导致霰粒子比含水量低, 表现为较强的负极性非感应起电率; 接触核化生成的冰晶量最少, 仅对雷暴云中下层3~5 km处的冰晶有贡献, 同时霰粒子数浓度较低, 导致该方案下的起电过程最弱; 沉积核化主要影响云砧处的冰晶, 有利于提高霰收集云滴的效率, 表现为极高的霰比含水量, 促进低温区非感应起电过程的发生。总体上来看, 三个方案下的电荷结构均由较复杂的多极性发展为偶极性。其中浸润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抬升最明显, 而接触方案过低的冰晶分布高度与沉积方案过高的冰晶分布高度, 都直接导致了次正电荷区更快消散。   相似文献   
333.
介绍了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地质钻杆进行整体热处理工艺,并通过对比数据分析了中频感应热处理技术比普通热处理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普通热处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热处理的地质钻杆,金属显微组织晶粒细,综合机械性能好,钻杆性能更均匀,钻杆表面氧化很少,外观质量好,抗疲劳性能高,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334.
圣书,指的是古圣先贤的著述或语录,东方有中国老子的《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孔子的《论语》、《孝经》、朱子的《治家格言》,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诸子百家的经典;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佛的《金刚经》、  相似文献   
335.
将云滴冻结方案植入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一次山地雷暴个例,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起电以及空间电荷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增加,云滴数目增多,尺度降低,雨滴含量减少;云滴冻结导致冰晶在低温区快速生长,冰晶数浓度增加,尺度减小,当气溶胶浓度高于1000 cm-3后小冰晶难以增长成大尺度的霰粒子,因此霰粒子数浓度先增加后急剧减少。此外,气溶胶浓度的大小不会影响雷暴云的电荷结构特征,但会对云内的起电强度产生明显的作用:当气溶胶浓度较低时,增加气溶胶浓度,更多的冰晶和霰粒子发生碰撞使得云内起电过程增强,空间电荷密度增加;当气溶胶浓度高于1000 cm-3后,少量的霰粒子和小冰晶的出现抑制了非感应起电过程,导致电荷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336.
非感应起电是指云中冰相粒子间通过相互碰撞而发生的电荷转移现象,尤其以冰晶与霰粒子的碰撞过程为主,被证实是云中电荷产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沙尘作为大气冰核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研究沙尘冰核对云中非感应起电过程的影响,本文将两种不同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Takahashi方案,以下简称TAK方案;Saunders and Peck 1998方案,以下简称SP98方案)耦合至一维半云和气溶胶分档云模式中。该模式能够显性地追踪每个水成物粒子中云凝结核和冰核的质量大小,模拟每个冰核的核化过程,以及每个冰粒子的碰撞过程,从而确定霰粒子的数浓度和每个冰相粒子的电荷密度。对不同初始沙尘浓度的非感应起电过程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模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沙尘粒子数浓度的增多,云中冰晶粒子与霰粒子的数浓度都分别增加,初始起电现象发生的时间提前,空间电荷密度大小增加;SP98方案和TAK方案都能模拟出1981年7月19日的一次积云观测个例的偶极型垂直分布,但SP98方案更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337.
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针对人们关注比较少的高层建筑物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雷电防护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8.
1 电场仪对雷电进行预警原理介绍 地面电场仪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进行电场测量的.云底部相反的电荷会被地面电场仪感应到,而在地面电场仪灵敏度范围内.地面电场仪上的感应电荷强度与云底部附近的电荷成正比,因此地面电场仪可以帮助我们实时探测其周围地区的大气电场信号.  相似文献   
339.
常规避雷针与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套防雷系统包括外部直击雷防护、系统感应雷防护和接地系统。直击雷是最严重的雷害事故根源,人员伤亡、雷击火灾、感应雷击均是由直击雷引起的。因此有效地防止直击雷害成为防雷中最突出的问题。防范直击雷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安装合适的避雷针。现在市场上有两类避雷装置,本文通过对两类避雷针的比较,提供科学选用避雷产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0.
古意瑾 《广西气象》2007,28(A01):120-121
针对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防雷安全隐患较大的现状,从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等方面探讨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有效防护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