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31.
冰川学家、极地工作者和某些地方的山前居民成为冰川快速移动的见证者。冰川以静止到移动状态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可从一个世纪到10年,或者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与自然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32.
在传统的CT系统中,系统的硬件成本和计算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深入分析了一种利用偏移放置的面阵探测器的锥束CT系统,在这种系统中X射线束仅仅覆盖被扫描物体的一半体积,投影数据在探测器方向上是截断的,探测器尺寸和投影数据量都减少为传统CT系统的一半.在这种扫描方式下,现有的重建方法是首先利用重排算法获得180度范围内的平行束投影数据,然后再利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出物体的三维图像.但是重排算法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误差,降低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反投影滤波(BPF)形式的直接反投影重建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投影数据重排,直接反投影滤波重建出最终的图像.因此,该算法在数学上更简洁,计算速度更快,能够更多地保留重建图像的高频信息.最后,数值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和重建算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433.
随着近年来空间大地测量学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质量中心(CM)与几何中心(CF)再也不是不可辨别的了。现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原点被确定为CM,显示出相对真实的CM有从几毫米到1cm范围内的季节性变化。由于科学家们研究地球的季节性及短时间尺度的动态形变,并开始把观测的地心运动与地球物理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参考框架显现出了因未考虑地心运动带来的明显误差。本文讨论了ITRF原点的性质,探讨了GPS测量对于地心运动的敏感性。我们发现地心运动的非线性值并没有包含在ITRF中,当前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原点的特性在长趋势上反映地球的质量中心,但在季节性上反映几何中心。ITRF原点的本质取决于所采纳的运动学模型和无模型的网络运动。现有ITRF的原点应该定义新的术语来精确地反映CM的本质。这样,原点将保持其现有的长期稳定性,从而把季节性时间尺度的原点精度提高到亚毫米级水平。通过1度形变方法,GPS在测定季节和更短时间尺度的地心变化方面具有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潜能。  相似文献   
434.
由华南区15、42个测站构成了相互独立的低、高密度两种站网。用1958-2000年5-6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两种站网华南前汛期降水量场特征的异同。统计表明:1)两种站网给出的华南区域平均季、月降水量无显著差异,候、日降水量有显著差异;2)两种站网给出的逐日气候及其异常场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35.
本文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在几个不同时间尺度下,由于人类活动的主导作用而引起的演变过程与演变特征。指出大时间尺度的基本演变趋势是原生性生境不断萎缩与农业(农田)、森林、城镇等许多人工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张、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强烈干扰。  相似文献   
436.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自70年代末引进地球力学时TDT和质心力学时TDB后,又在第21届大会上决定以地球时TT取代TDT,并引进地心坐标时TCG和质心坐标时TCB两个新的类时变量,现对引进这些变量的原因、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37.
黄穗英  谢卫华 《广东气象》1998,(4):46-48,44
随着对人类活动影响、地球二氧化碳及痕量气体循环,及其可能带来的未来气候变化后果的日益重视,人们将进一步去了解10、100年甚至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的状态。由于气候系统的许多低频现象及一些长期变化,是由大气与海洋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冰雪圈和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使长期变率更具挑战性。以年代乃至更长时间为尺度的气候变率,应从跨学科的角度及运用某些为特定问题研制或收集的,富有挑战性的模式或数据集进行研究。地球气候系统的年代及更长时间的变化涉及面很广,本文着重介绍1991~1994年所进行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438.
近赤道海温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小波分解、相关分析、解释方差及位相对比方法,分析讨论了近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结构特征与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海温变化与副高活动的幅值和位相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和强度差异,不同海域的海温热力作用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和制约西太平洋副高活动.  相似文献   
439.
近百年齐齐哈尔市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娄德君  孙卫国  李治民 《气象》2004,30(12):65-67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的分析,得出齐齐哈尔市的气温不仅存在准2a、4a、4~6a和8a左右的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也存在40~60a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40~60a尺度的冷暖交替分别出现在1924、1955和1989年。  相似文献   
440.
要解释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大范围迁移现象 ,必须考虑整个岩石圈的分层流变结构和应力积累的时间过程。文中分析了应力在岩石圈中的传播情况 ,论证了板块边界对大陆内部的动态作用形式 ,推导出了在常速度边界条件下 ,双层黏弹性模型的解析解。证明在板块边界连续动态作用条件下 ,由于岩石圈的分层流变性和应力在不同流变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在黏弹性模型黏滞性较大层中应力的积累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从而可以较合理地解释一些短期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