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495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275篇
地质学   702篇
海洋学   300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505篇
自然地理   5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以"你好全球社区"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随机抽样法选取96个样本,应用图论的度数中心度、点入度与点出度等指标,分析信息交互过程中人际节点等级特征。研究发现:1)人际节点等级由领袖节点、参与者节点、飘客节点组成,其归属群组的数量、亲密好友的节点份额呈现由多到少的梯度变化。2)领袖节点倾向于大城市集中性分布,参与者节点、飘客节点倾向于中小城市分散性分布。整体上各等级节点的好友均表现出本地集中性。3)领袖节点以正向辐射、跳跃辐射、反向辐射形式对参与者节点、飘客节点发挥辐射效应,且以正向辐射为主。4)SNS社区人际节点等级特征受群组、亲密好友要素影响及城市、圈域要素制约,表现出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92.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93.
利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对海阳中心渔港建设前,以及两种预选方案建设后海域潮流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在潮流模拟验证正确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底冲淤预测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前后静风条件下全年冲淤趋势。并运用MIKE21Coupled ModelFM模块,模拟了极端天气条件(SE15m/s大风)浪流共同作用下工程附近海域的冲淤情况。根据方案建设前后潮流场、冲淤趋势进行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为海阳中心渔港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海区预报中心作为国家海洋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海区海洋防灾减灾、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文章以北海区为例,在分析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海区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创新海区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实现创新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立、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995.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 started in 1978,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China.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restructuring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within built-up areas.In this study,ArcGIS 10,ENVI 4.5,and Visual FoxPro 6.0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human impacts on vegetation in the built-up areas of 656Chinese cities from 1992 to 2010.Firstly,an existing algorithm was refined to extract the boundaries of the built-up areas based on the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DMSP_OLS)nighttime light data.This improved algorithm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and speed.Secondly,a mathematical model(Human impacts(HI))wa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the impacts of human factors on vegetation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 based on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NDVI.HI values greater than zero indicate relatively beneficial effects while values less than zero indicate proportionally adverse effect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the size of cities(metropolises,large cities,medium-sized cities,and small cities),large regions(the eastern,central,western,and northeastern China),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and municipalities)and vegetation zones(humid and semi-humid forest zone,semi-arid steppe zone,and arid desert zone).Finally,we discussed how human factors impacted on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We found that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impacted on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The negative human impacts followed an inverted′U′shape,first rising and then falling with increase of urban scales.China′s national policies,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ffected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unicipal planning departments,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历史地图、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等多源空间数据提取1911年以来太原城区边界和城市范围,建立了现代"3S"技术与历史资料之间的联系,反映了城市扩张的时空变换过程,从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特征及驱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太原城区土地利用扩张过程。研究表明:1949年之前城区面积以极低的速率增加;1949-1982年,太原城区呈现缓慢波动增长趋势;1982-2011年城市用地急速扩张;太原城区的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关系密切,2011年的城区面积分别为1911年和1949年的36.21倍和13.50倍,2011年的城区人口分别为1911年和1949年的36.83倍和18.09倍,工业总产值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量到巨大的过程,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城区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太原城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理性扩展城市空间,以集约和节约用地的理念指导城市发展,提高用地效率,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扩张。  相似文献   
997.
正日前,开封市委副书记、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吉炳伟听取了开封市国土资源局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度,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紧密服务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成效显著,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可喜可贺,值得充分肯定。望新的一年,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开封实际继续尽职尽责,主动服务,为开封迈上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8.
青海德尔尼铜矿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赋矿围岩为阿尼玛卿蛇绿岩套中的超基性岩,代表了古特提斯洋的残骸。通过对德尔尼铜矿的详细地质解剖,认为其保留了大量海底热液喷流的地质记录,包括:矿体上部普遍发育的薄层喷流岩;多孔状硫化物中保留下来的胶状结构、草莓结构和角砾结构;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与黄铁矿碎屑同期形成的方解石、长英质胶结物;与大西洋Rainbow、TAG热液硫化物矿床相似的矿体分带性。根据洋脊玄武岩中TiO2全岩含量估算德尔尼蛇绿岩所代表的这一段古特提斯洋洋中脊为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半扩张速率为1.1~2.5cm/a。类比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成矿过程,认为德尔尼铜矿经历了海底喷流、冷却保存和俯冲侵位等3个阶段,其中海底喷流阶段可能与洋底核杂岩具有成因联系,俯冲侵位过程中的矿体和超基性岩、玄武岩受逆冲断层控制。与世界上其他陆地上保存的类似矿床相比,德尔尼铜矿时代年轻(石炭纪),矿床结构和构造及其围岩蚀变特征保存完整,是慢速-超慢速洋脊超基性围岩热液成矿作用的典型实例,可以称之为德尔尼型成矿作用,研究其成矿过程,对研究和理解现今洋中脊超基性岩系统热液成矿作用(尤其是深部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全球信息系统中心的数据缓存功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 (WMO Information System,WIS) 是一个支撑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共享的通用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作为WIS的核心功能中心之一,必须缓存最近24 h内的WMO全球交换数据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服务。为了检查收集到的全球交换数据的合法性,需要校验每条数据是否存在与之匹配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信息以关系型数据库方式存储在北京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中。由于每日接收到的WMO全球交换数据文件个数多且收集时间分布不均,大量频繁的数据库查询操作导致处理性能下降,特别在数据密集收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较大延迟,直接影响业务的实时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内存对象缓存的应用优化现有通过数据库查询的校验方式,实现在内存中一次性载入元数据信息,并在内存中完成缓存数据校验的操作,以此来减少磁盘的读写访问,提升处理效率。此外,还通过多线程方法实现与缓存数据相关的功能,使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实际应用表明:数据缓存功能优化后能满足实时业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正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资源退化、森林锐减、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探查全球环境恶化原因,服务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外交决策,国土资源部科技外事司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项目"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中设置了"全球生态地质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项目。湖南省遥感中心承担了这一项目。项目于2010年启动,2013年结题,负责人余德清、夏乐,主要工作人员包括了李应真、刘立等人。20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