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扫描电镜在碎屑岩储层粘土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SEM)为主要手段,对西江24-3构造上第三系珠江组和韩江组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进行了显微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储层中粘土矿物在电镜扫描下的形态、产状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粘土矿物的含量、类型及其在储层孔隙中的产状对储层物性以及对储层损害的影响。初步展示了扫描电镜在碎屑岩油气储层粘土矿物分析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2.
湘西北下古生界黑色页岩扫描电镜孔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镜对湘西北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黑色页岩样品进行了观察,进一步分析了黑色页岩中的微观孔隙类型、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区内两套黑色页岩内部发育多种储集空间类型,可概括分为3大类:矿物基质孔、有机质孔、微裂缝,其中矿物基质孔又可细分为粒间骨架孔、凝絮成因孔、溶蚀孔和基质晶间孔,有机质孔主要包括生物骨架孔和生烃残留孔。原始的沉积环境与成岩过程决定了泥页岩中的孔隙和微裂缝系统,不同的成岩阶段控制着页岩中孔隙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影响着页岩气的赋存状态。泥页岩中这种复杂的微观孔隙网络系统为油气储集提供了有效空间,也为页岩气的渗流提供了主要通道,对页岩气的成藏和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3.
硅藻土常常呈现白色、黄色、黑色等颜色,其中以白色硅藻土较为特殊,遇水后其强度明显降低.为了掌握白色硅藻土的工程特性,必须研究白色硅藻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本文以白色硅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试验,以数值化的形式展现其孔隙特征,从微观角度分析白色硅藻土的整体形貌,同时对白色硅藻土的微观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二值化处理以及...  相似文献   
324.
蓝罗非鱼鳞片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蓝罗非鱼侧线上鳞、侧线下鳞和侧经鳞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蓝罗非鱼体表睛属栉鳞,外形呈近圆形,分为顶区、基区和侧区三个部分;顶区边缘具细小齿状棘突,区内分布有癌状或棒状突起;基区具有清晰致密的鳞纹和放射状排列的鳞沟,年轮线处鳞纹密集排列;侧区较为平滑,无明显的鳞沟;侧线鳞具有粗壮的侧线管口。  相似文献   
325.
皱纹盘鲍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隶属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是一种珍贵的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养殖贝类.近年来利用扫描电镜的特点研究动物消化道表面超微结构与其食性、功能的关系已引起高度重视[1-3],但迄今为止对皱纹盘鲍乃至整个鲍科动物消化道扫描电镜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皱纹盘鲍是一种藻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它的消化道甚长,约相当于体长的3倍,并进化有发达的食道侧囊、嗉囊以及长而迂曲的肠.组织学研究表明皱纹盘鲍消化道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4].  相似文献   
326.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土的微结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梅英 《岩土力学》1986,7(1):53-58
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认为在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上的微结构时,必须在样品的制备上准确地反映其原来面貌;必须在电镜下进行多试样多视场的观察,以统计的观点作科学的、正确的分析判断;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对某种土和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进行评价时,必须与其宏观的特性以及其它测试方法的结果有机的结合,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到较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7.
叶先贤 《岩土力学》1984,5(2):53-62
本文叙述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对国产 DX-5型扫描电镜的最佳分辨率的获得条件进行了讨论。DX-5型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为80埃(见照片1),最高放大倍数为100000倍(见照片3,4)。我们利用 DX-5型扫描电镜对粘土矿物、南海海洋土和石膏-硅藻土模型材料等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其结果表明 DX-5型扫描电镜适用于岩土力学中土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328.
对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储层来说,孔隙度是评价油气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有机孔隙的存在又对岩石孔隙空间具有重要贡献,因此,研究页岩储层有机孔隙空间是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SEM)资料和图像分割技术,以川南永川区块YY2井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对纳米有机孔隙的形态特征和有机孔隙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YY2井龙马溪组有机孔隙较发育,SEM图像中有机孔隙直径差异很大,对龙马溪组6块岩样的SEM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有机质面孔率在0.97%~8.90%之间,个别样品孔径较小,面孔率在1%以下。利用面孔率和有机质含量计算有机孔隙度,计算得到的有机孔隙度在0.12%~0.75%范围内,均值为0.39%,占据岩石孔隙度的10.66%。   相似文献   
329.
柴北缘侏罗系页岩的有机碳含量高、厚度大、分布广,但有机质成熟度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制约了研究区页岩气的表征与评价。通过开放体系下的加热实验,系统刻画了不同温度下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认为,热模拟温度200~400℃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优势温度区间,孔隙数量多,从微孔到宏孔都非常发育,孔隙间可形成网状连通。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孔隙会出现“塌陷”现象,对页岩气的赋存起到抑制作用。与此同时,有机质的孔隙发育也具有不均一性,不同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能力存在差异,以镜质组、壳质组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较迟缓,有机质转化不彻底,而以沥青质体、藻类体、无定形体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时间早、强度大、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好,是页岩气储集空间的主要贡献者。另外,结合能谱分析,认为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及Ca、Mg等碱土元素的含量也是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0.
基于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等方法,研究滇东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微孔形态、连通性、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发育有机质生烃孔、粒内孔、粒间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其中有机质生烃孔和矿物粒间孔最发育;孔隙结构以两端开放圆柱形孔和平板孔等开放透气孔为主,含少量不透气孔影响页岩气渗流;孔径主要集中在过渡孔和微孔,贡献了大部分孔比表面积,为页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