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3种免疫途径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ELISA方法,研究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口服、注射免疫后鳜皮肤、肠道黏液和血清中抗体的变化关系,揭示鳜对3种免疫途径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黏液抗体产生快(7 d达到峰值),但持续时间短,抗体水平低(213);血清抗体产生慢(28 d方达峰值),但持续时间长,抗体水平高(225)。不同方式免疫鳜后均产生远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滴度(P<0.05)。注射组产生的抗体水平高(225),免疫保护率最理想(70.6%);口服组相对另两个实验组,其抗体峰值(215)和免疫保护率(41.2%)均较低;浸泡组在皮肤黏液产生水平和溶菌酶含量方面,产生较好的免疫效应,分别为213和178μg/mL,但相对保护率仅为47.1%,低于注射组的70.6%。浸泡和口服组可诱发局部黏膜免疫,在抗体动态变化方面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且峰值时间早于注射组。初步推断浸泡和口服可以直接刺激鱼体黏膜组织产生局部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62.
A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net antibody assay for the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V.Parahaemolyticus infecting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has been developed.The specific antisera for the two strains of vibrio were prepared with New Zealand rabbit and the antiserum and cross-reactive efficacy was tested by coagulation in tube.It showed that the goat anti-rabbit IgG had been labeled by fuorescence isothiocyanate(FIT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100% for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with typical symptom of vibrio infection,while the positive reaction to the pathogen in healthy yellow croakers reached 40%,but seemed negative for aquaculter water.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test the vibrio pathogen in diseased yellow croaker but also in infected animals with no symptom.  相似文献   
63.
革皮氏海参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革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P.graeffei)中提取海参皂苷,并探讨其对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小鼠,革皮氏海参皂苷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足跖增厚值(P0.05),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革皮氏海参皂苷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体形成细胞数和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P0.01),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显著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1),促进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示革皮氏海参皂苷对小鼠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为建立软骨藻酸(DA)的免疫检测法,本研究采用活泼酯法将DA与载体蛋白KLH(BSA)偶联形成完全免疫抗原(包被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证明偶联成功与否。用完全免疫抗原DA-KLH对新西兰白兔进行免疫,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效价。实验结果表明偶联成功,经过19周免疫后血清效价达到1:1600,纯化后获得效价为1:800的多克隆抗体,同时也间接证明了合成的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为以后建立免疫分析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利用2株黄颡鱼"红头病"病原菌——鲶爱德华氏菌的灭活疫苗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技术对多克隆抗体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获得多抗效价分别为1∶215和1∶214,2株病原菌之间存在很强的交叉反应,且2种多抗均与鲶爱德华氏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火神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标准菌株存在交叉反应,与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酿脓链球菌、海豚链球菌、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2株病原菌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相同,分子量分别为61.1,46.6,41.3,28.8和19 kDa。本实验得到了黄颡鱼"红头病"致病菌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作为初步筛选"红头病"病原菌的工具,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疾病监测方法和进一步的免疫学防病研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67.
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抗体相似的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到基于信息熵的人工免疫算法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基于信息熵的人工免疫算法的运行速度,同时保留了其优秀的全局搜索性能.  相似文献   
68.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平均OD值为0.092),个别鱼体偏高,证明已感染LCDV,处于潜伏期;患淋巴囊肿病且症状显现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平均OD值为0.165),患淋巴囊肿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牙鲆抗体水平最高(平均OD值为0.231);健康牙鲆接种LCDV灭活疫苗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9.
用分离于病(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L.)的一种新病原弧菌——秦皇岛弧菌(Vibrio qinhuangdaora sp.nov.)的代表菌株(HQ010712-1株),分别制备全菌(OK)及热处理(121℃作用1h)的菌体(O)免疫原,强化免疫接种家兔制备相应抗血清,对供试12株秦皇岛弧菌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均存在同种的K抗原和同种的O抗原(血清同源),其中O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K抗原的免疫原性弱但具有强O凝集抑制作用;以相应OK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对12株秦皇岛弧菌的纯培养物及用代表菌株(HQ010712-1)人工感染病死牙鲆的肝组织进行了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了特异的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70.
将提纯的淋巴囊肿病毒(LCDV)接种于牙鲆鳃细胞系(FG),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为22.88/40 μL.微量细胞病变中和实验显示患淋巴囊肿病的牙鲆血清以及通过免疫获得的兔抗LCDV血清对LCDV感染都具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具有中和效果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分别为1:64和1:160.本文建立的FG细胞检测LCDV中和抗体方法可以作为筛选LCDV中和抗体的有效途径,且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