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WiFi指纹室内定位中AP(access point)选取算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整体区间重叠度(overall interval overlap degree,OAIOD)AP选取的优化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流程和整体区间重叠度计算方法。通过实验并与区间重叠度、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互信息等多种AP选取算法相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较高,可靠性和稳定较好,增强了AP对指纹点的识别能力,又减少了指纹点中AP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2.
从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多环芳烃的检测3个方面介绍了测定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步骤和最新进展.对目前较为常用的几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以及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作了详细介绍,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对目前较为常用的2种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方法(分子指纹法和同位素指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3.
104.
建立滨海湿地药用植物二色补血草的HPLC化学指纹图谱。运用DAD-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XD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乙腈-0.1%磷酸水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0 nm,参比波长360 nm,柱温30℃。首次建立的二色补血草HPLC化学指纹图谱包含17个共有峰。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试验RSD值均5.0%。结论:所建立的二色补血草HPLC化学指纹图谱可用于药材的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安全问题,提出运用数字指纹技术进行数据保护,并将基于混沌序列的数字指纹技术在电力系统开发过程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助于电力系统中重要数 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6.
混合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盆地中存在混合原油的现象非常普遍,按照形成条件可区分出4种不同的混合类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有机相原油混合后体现各自母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生物降解原油与正常原油混合后具有完整的饱和烃谱峰,同时还反映生物降解特点;不同成熟度的原油混合后既可检出热稳定性低的化合物,部分成熟度参数还可指示成熟特征;高成熟天然气与原油混合后,往往会使不同组分段的成熟度产生明显变化.特殊化合物绝对浓度定量法、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法、碳同位素法和拟合图版法是常见的定量成藏贡献率方法.针对混合原油地球化学识别和贡献率定量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指纹技术进行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总结了四川盆地内不同类型油气藏的综合化探异常模式,发现了白马—松华气田及其它10多个油气藏,并在油气化探产层预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须家河组和蓬莱镇组产气层的地球化学指纹指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取了丰硕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8.
检测人为气候变化信号的“指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K-V指纹技术把累积壤中气的收集同质谱测定法相配合,并以模式识别方式,直接测定烃。一种表现涂有活性炭的铁磁体金属丝,埋入近地表的浅坑内一至两周,用以吸附挥组分。这些挥发成分经热释,用四级质谱仪进行分析。模式识别,是用已知采油地段上方的样品特征来鉴别普查样。本文对Denver-Julesburg盆地,Uinta盆地和科罗拉多西北部的研究情况作了介绍。Denver-例证Julesburg盆地研究证明测量结果的走向与已被钻井控制的走向相平行。Uinta盆地的实明了垂直迁移作用的存在,并被钻孔所验证。科罗拉多西北部情况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难以勘查的断裂/碎型油储,具有表征和确定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10.
在对川西坳陷天然气的系统采样及C4~C7指纹烃类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川西坳陷C4~C7指纹烃类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天然气气源具有较大相似性,母质主要为Ⅱ2-Ⅲ型干酪根.通过分析纵向上芳烃分布特征,认识到研究区C4~C7指纹烃垂向上分带性明显.研究认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天然气为长距离,并呈游离相运移聚集,中侏罗统天然气具有混相涌流的运移特征,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四段天然气,主要为后期经短距离运移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