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6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2054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195篇
地球物理   1048篇
地质学   3904篇
海洋学   1001篇
天文学   135篇
综合类   300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6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n)的逐日对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场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简称ECMWF)逐日风场(850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的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简称TC)数据,参考Wheeler and Hendon(2004)提出的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oscilla.tion,简称MJO)指数,通过多元EOF方法定义热带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简称QBW)指数,诊断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QBW不同位相对于TC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TC主要生成在QSW对流湿位相中,集中位置随QBW向西北的传播而向西北移动。在QSW位相phasel中,南海上空盛行QBW反气旋性环流,西太副高西伸,其西南侧偏东南气流受QBW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抑制,生成在副高南侧的TC首先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下移动至近海,在西南季风以及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作用下顺时针北折,因此在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的TC比例最高;而在phase3中,西太副高偏东,南海上空盛行QBW气旋性环流,西太副高西南侧气流强度受QBW气旋东北侧气流影响增强,季风槽偏东,140°E以东转折类的TC比例最高。本文还对TC个例中的QBW流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当QBW气旋或反气旋环流中心同TC中心一致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相似文献   
912.
青藏高原绕流和爬流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斐  李建平  李艳杰  郑菲 《大气科学》2012,36(6):1236-1252
本文利用1951~2008 年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通过绕流和爬流方程, 将高原附近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分量和爬流分量两部分, 计算出了实际大气中的绕流和爬流运动的强度, 分别探讨它们的气候态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年平均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并在高原西南部(32°N, 75°E)附近产生分支, 分支点下游的高原主体南部和北部分别表现为气旋性和反气旋性流型;年平均的爬流分量场沿喜马拉雅山脉辐散, 高原主体为偏南上坡风, 东北部为偏北上坡风。夏季绕流场为气旋式流型, 中心位于高原中部(35°N, 90°E)附近;秋季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边缘基本为一个反气旋流型。夏季, 高原主体偏南风爬流与偏北风爬流在高原南北中线附近辐合, 除夏季外, 沿高原南侧喜马拉雅山脉为爬流辐散区。高原主体和高原附近的关键区内, 绕流和爬流存在不同的季节循环特征。从绕流和爬流分解公式出发, 本文详细探讨了表面流场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各分量对地形高度及地形梯度的依赖性:经向绕流与纬向绕流比值、经向爬流与纬向爬流分量比值为仅依赖于地形高度的定常值。年平均的绕流及爬流矢量强度随着所处地形高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强;从区域分布的角度而言, 高原附近绕流强于爬流的区域范围较广, 绕流占主导地位。地形纯动力强迫产生的爬流运动与观测资料中高原附近的垂直运动具有很高的位置对应关系, 但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13.
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冷涡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性阴雨和突发性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利用1979~2009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定义了一个客观描述东北冷涡活动的指数 (NECVI),并基于该指数分析了东北冷涡活动的低频特征及其与相关环流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活动具有显著的10~30天振荡周期.与东北冷涡活动相关的大气环流的10~30天振荡和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锁相关系,对雨带的位置起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在东北冷涡及其相关低频环流由西北向东南的移动过程中,我国东部也经历一次由北至南的降水过程.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东北冷涡的低频活动与中高纬大气环流遥相关型的关系.与东北冷涡相联系的低频环流是夏季低频欧亚 (EU) 型遥相关波列的一部分,低频欧亚型 (EU型) 与东亚/太平型 (EAP型) 遥相关波列在东亚地区交汇,并通过波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东北冷涡低频系统的移向和移速,进而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位置与维持时间.因而前期EU型和EAP型低频波列的发展情况可能预示着后期中国东部各个区域降水的演变.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我国东部强降水的1~2周延伸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4.
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计算及其在台风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Endlich提出求解旋转风和辐散风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直接利用风场迭代计算流函数和速度势的方法,该方法不但能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还可将原始风场直接分解为旋转风和辐散风。此方法在有限区域中,能大大降低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仅能计算准确的涡度和散度,还能很好的重建原始风场。采用此方法,对"0808"号台风"凤凰"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台风不同时期的流函数和速度势、旋转风和辐散风。结果发现在台风的不同时期,流函数与高度场相似,可用其低值中心来分析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的变化,速度势存在高值区,其中心与高度场低值中心不吻合;旋转风的涡旋中心也可用来反映台风中心,台风南侧辐散风较大,故可用来反映南方水汽供应对台风发展、成熟、衰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5.
基于地闪数据的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7年和2008年浙江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监测数据,应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曲线拟合工具箱,以最小二乘法原理对IEEE推荐公式和我国规程推荐公式进行最优化拟合,得出前者拟合效果优于后者的结论。通过分析IEEE推荐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发现正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270kA)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小,最大不超过10%;而负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300kA)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大,最大值约为38%。针对上述情况,利用数学软件拟合出负闪(-1kA,-300kA)相对误差曲线的近似函数,修正了原累积频率公式,大幅度减小了其相对误差。其适用范围也从原来的(2kA,200kA)放宽至正闪(1kA,270kA)、负闪(-1kA,-300kA)。  相似文献   
916.
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中东部气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场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用质量流函数计算方法描述平均经圈环流,用环流中心值大小表征其强度,分析Hadley环流强度1951--2010年的趋势变化及其与我国中东部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质量流函数能很好地表征平均经圈环流的特征,且环流中心值大小能形象地反映环流强度。2)近60a来,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呈线性增强的趋势;夏季南半球Hadley环流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由减弱趋势转变为显著增强趋势的年代际转折。3)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能很好地被Hadley环流强度变化所解释,二者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相关区域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17.
918.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06年全球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逐日格点资料, 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OLR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按照区域降水指数可确定3个典型干旱年(2006, 1994和1997年)和3个典型洪涝年(1998, 1980和1993年), 而1998年和2006年分别是1959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和偏少最明显的年份。西南地区东部典型旱涝年夏季OLR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洪涝(干旱)年, 从青藏高原东部一直到江淮地区OLR值偏低(高), 同时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OLR值也偏低(高), 而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OLR值偏高(低)。从3个关键区平均的逐日变化来看, 赤道东印度洋地区对流活动典型涝年强于典型旱年, 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对流活动则是旱年强于涝年, 青藏高原东部至江淮流域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极端涝年盛行上升运动。涝年热带地区的ITCZ以向西移动的特征为主, 而旱年热带地区的ITCZ夏季前期则以向东移动的特征为主。典型涝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北传的特征较明显, 6月中旬以后大部分时间可以传到30°N以北, 典型旱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主要呈现南北振荡、 偶有中断的活动特征, 很少时间能达到30°N。低纬热带地区关键区域OLR 5~9月一般都具有准40天左右的显著低频变化周期, 而准12~15天的准双周变化周期在部分时段也显著。典型涝年夏季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得到加强, 低频对流偏强, 引起降水偏多, 而典型旱年夏季则相反, 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该区域得到削弱, 低频对流偏弱, 引起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919.
用有限区域风速场准确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场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宗申  朱国富  张林 《大气科学》2009,33(4):811-824
流函数和速度势是气象业务和研究中常用于表述风速的一组变量。用有限区域风速场, 使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得到的流函数和速度势场重建初始风速场, 由于受区域边界的限制往往有明显的偏差。虽然有许多求解方法的研究, 但是, 至今仍尚未见到一种真正准确的求解计算方案。首先, 介绍用Arakawa A网格和D网格分布的有限区域风速场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场的一般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探讨用它们的解重建风速场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 针对这些原因, 对给定的有限区域, 通过线性外推初始风速场, 扩展求解计算区域, 使用协调、一致的有限差分格式方案, 准确计算求解区域的边界有旋风速、散度风速和速度势的定解边界条件, 以及恰当选择流函数、速度势、涡度和散度等变量的分布网格, 设计了用上述两种网格分布的风速场准确求解流函数、速度势场的方案, 并对其正确性加以证明, 它们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Arakawa网格。用实际资料试验同样显示, 方案避免了重建风速场误差的出现, 与初始风速场相比, 全场风速最大偏差精度达到10-12m/s或以上, 在计算机精度造成的计算误差影响范围内。本文的研究很好解决了长期以来用有限区域风速场、 使用有限差分方法无法准确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0.
两种土壤温度算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定量理解黄土高原土壤的物理特性和过程, 为进一步提高陆面模式对该地区地表能量平衡模拟能力奠定基础, 本文利用2005年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中7月22~26日期间裸土地表观测站土壤温度观测资料, 采用热传导(结合数学拟合法)、热传导-对流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该地区土壤热扩散率。本文还利用热传导-对流方法计算0.05~0.1 m浅薄土壤层的热扩散率垂直梯度与水通量密度之和, 其值介于0.80×10-6~2.43×10-6m/s之间。在此基础之上, 以0.05 m深度的土壤层为上边界, 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模拟0.10 m深度的土壤层温度, 结果表明: 由于忽略土壤的垂直不均匀性和水分的垂直运动而只考虑热传导过程, 热传导方法不仅高估了土壤温度振幅, 而且高估了位相的延迟。而热传导-对流方法对温度振幅和位相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 白天 (北京时间08:00~20:00) 的温度模拟值相对测量值的平均误差、 标准差和归一化标准差分别为0.19 K、0.18 K和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