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部资源》2015,(1):61
<正>据英国《卫报》报道,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表示,尽管在秘鲁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呼吁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但全球煤炭需求有增无减,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创纪录的90亿吨。本次利马气候大会提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会议还围绕是否强制各国在2015年春季前宣布自己的减排计划展开了激烈辩论,但最终达成的协议仅要求各成员国在2015年3月31日前公布排放计划。  相似文献   
62.
石油包裹体显微测温和体积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重构石油包裹体组分和压力-温度(P-T)捕获条件, 然而, 其P-T捕获条件准确预测除精确的均一温度(Thoil)和气泡充填度(Fv)测试外, 还依赖于石油饱和压力和体积预测能力.基于改进石油流体饱和压力和气、液相摩尔体积预测精度, 建立了石油流体C7+组分摩尔含量与其Thoil和室温(20 ℃)下Fv之间的定量关系.尽管利用该定量关系可以极大地简化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过程, 还是不能避免Fv对热动力学模拟精度的影响.因此, 根据大量已知组分石油流体建立了甲烷摩尔含量约束的新的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预测模型.新模型中唯一变量即为石油包裹体甲烷摩尔含量, 并且不再依赖于专业的热动力学模拟软件(PVTsim、VTflinc、PIT和FIT-OIL), 从而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重构过程.最终, 新模型捕获压力预测精度得到评价, 石油包裹体甲烷摩尔含量对捕获压力重构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单个石油包裹体甲烷含量定量化是未来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重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3.
通过原油裂解动力学和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阐述了地质条件下原油裂解过程对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裂解阶段(TR<13%,T<160 ℃),油包裹体均一温度随原油裂解呈增大趋势,捕获压力呈减小趋势;随着裂解程度增大(TR<24%,T<190 ℃),油包裹体均一温度随原油裂解呈减小趋势,捕获压力呈增大趋势,但此阶段油包裹体均一温度仍高于初始捕获时均一温度,捕获压力仍小于初始捕获压力;此后,随着原油裂解程度不断增大,油包裹体均一温度持续减小甚至到负值,捕获压力则持续增大甚至超过静岩压力.封闭条件下低程度的原油裂解(T<160 ℃,TR<13%)只会形成常压或者低压;而较高程度的原油裂解(TR>40%)才会形成超压,甚至超过上覆静岩压力(TR>70%).深部原油裂解气勘探中要特别注意地层温度位于160~190 ℃范围内的常压到低压油气藏,而地层温度高于190 ℃原油裂解气勘探应以找超压-超高压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64.
王金伟  王国权  张赛茵  王欣 《地理科学》2022,42(7):1239-1249
非正规就业是旅游就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北京10个典型景区为例,调查研究了城市旅游景区非正规就业者的群体特征,并探索性地将测量野生动物和敏感人群数量的“捕获–再捕获”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引入研究,对该群体的规模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①城市景区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多为低人力资本从业者,青壮年女性居多,以纪念品(土特产)商贩和导游人员为主,多来自就近地区。②北京10个典型城市景区的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规模较小,大约有1 126人,这与严格的城市人口疏解和旅游业治理举措密切相关。③“捕获–再捕获”方法可以有效测量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群体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接收机采用圆极化天线接收线极化信号引入极化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极化天线的信号合成捕获算法.算法首先对双线性极化天线接收的两路CAPS导航信号实现捕获,并根据捕获结果进行信号同步;进而利用最大比合并合成两路信号以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应用于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合成信号的信噪比相比单路信号信噪比有1.5 dB左右的改善.  相似文献   
66.
刘毓  邹星 《测绘科学》2013,38(1):133-135
本文给出了GPS/GLONASS双模接收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对弱信号环境下的接收机信号捕获进行了讨论,采用并行码相位搜索方法和改进的循环相关算法分别对GLONASS信号和GPS信号进行捕获;并利用真实数据对双模接收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重点对接收机捕获弱信号的能力,以及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累加数据长度下的捕获概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双模接收机在不需要较长数据长度的情况下能够捕获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卫星导航信号,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GPS接口文件中规定的高精度历书和中等精度历书两种不同格式历书对接收机捕获卫星信号的影响,比较两种历书与广播星历数据计算的卫星位置和速度之差,分析两种历书带来的码相位和多普勒频移搜索的不确定度,进而估计两种历书对于首次定位时间的影响.利用实际的历书数据在多城市进行一周时间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历书数据龄期为一周时,高精度历书的精度无明显变化,能够较为有效地压缩码相位搜索空间,改善首次定位时间;而中等精度历书精度逐渐变差,其首次定位时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8.
长期以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主要是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和海陆相碎屑岩,火山岩原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禁区。松辽陆内裂谷盆地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的斜向俯冲,发生弧后伸展裂陷,造成火山岩的大量喷发,以爆发相和溢流相为主。火山岩储层物性较好,不严格受埋深控制,但非均质性强,孔隙度0.5%~18.7%不等,渗透率0.0001×10-3~1×10-3μm2。火山岩裂缝内方解石脉或石英脉中包裹体捕获温度为105~250℃,多数在120~160℃;包裹体中气体3He/4He值分布在2.86×10-7~7.33×10-6,平均为2.48×10-6;R/Ra=0.26~5.24,多数R/Ra>1; 40Ar/36Ar=293~2485,主值区间为500~900;4He/20Ne=0.32~1255,主值区间为10~95和170~370;δ13C1=-17.1‰~-28.7‰,δ13C2=-23.4‰~-32.4‰,δ13Cco2=-10.97‰~-21.73‰。包裹体He、Ar、C等同位素数据表明,存在幔源通道,进而在火山岩中存在幔源无机成因气。根据火山岩产状和分布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无机成因气藏主要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有机成因气或有机-无机混源气则远离断裂活动带分布。本文包裹体同位素研究结果对确定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中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规律,指导后续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很多国家通过立法推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发展。其中,陆上碳捕获和封存的发展较为引人注目。陆上碳捕获和封存涉及CO2的捕获、运输、注入和封存4个流程,其中捕获和运输可以由各国现行的法律加以规范,而注入和封存则需要新的法律予以制约。根据国外陆上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立法经验,以及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为了推动陆上碳捕获和封存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应当构建注重监管的公法体系和注重救济的私法体系。  相似文献   
70.
为了有效地观测岸滩泥沙在距离底床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的运移特征,本文作者研制了笼式泥沙捕获器,并在辽东湾白沙湾海岸进行了实测,取得了较好的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表明,近底床泥沙输运大量发生于距离45cm的高度范围内,而距离底床100cm的泥沙运移量极少。随着距离底床高度的增加,泥沙的平均粒径呈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泥沙中砂的质量分数呈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黏土的质量分数呈由小到大的变化规律,但是在不同的方向上,泥沙平均粒径和物质组成等粒度参数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实测结果表明笼式泥沙捕获器不仅可以同步观测多个方向的泥沙运移,而且可以同步观测不同层位的泥沙运移,对于分析近底床边界层泥沙的垂向结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