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31.
叶照桂 《探矿工程》2004,31(3):29-30
通过岩庄水库涵洞顶管施工的接触灌浆事例,阐述了有关接触灌浆工艺的几个基本问题,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32.
均匀土-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以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均匀土-桩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土体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利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土体与结构交界面的状态非线性,计算与试验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桩基与土体间发生了脱开再闭合和滑移现象。桩身应变幅值分布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倒三角分布,角桩的应变幅值较大,边排中桩和中桩的应变幅值较小。桩土接触压力幅值呈桩顶小、桩尖大的三角形分布。在沿振动方向的三排桩中,边排桩的滑移比中排桩的滑移量大。通过计算分析与试验的对照研究,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3.
运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包体与母岩间软、硬接触对包体试样破裂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认为:软、硬接触对包体试样的破裂特征和试样最大承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软接触对包体试样的破裂特征和最大承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包体本身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硬接触时包体试样的破裂特征和最大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包体和母岩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634.
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言本文汇集了我国巳发表的地壳运动名称140个。这里不包括外国名称,如加里东运动、布利唐运动等。也不包括日本人在中国创立的一些名称,如中奥陶世与中石炭世之间的太行运动,以及热河运动、焦作运动等。但是,邻国名称适用于中国的,如印支运动,来自公海的名称,如太平洋运动,来自中国边界线上的名称,如喜马拉雅运动,都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635.
笔者通过观察岩心,结合测井、录井资料,采用沉积学最新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研究层青山口组(K1qn)下部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建立了相标志,同时查明了不同体系域沉积相、亚相、微相的空间展布.研究层段发育的沉积类型有湖泊相和湖底扇相,湖泊相主要为半深湖-深湖亚相,湖底扇相区分为内扇和外扇两个亚相.通过单井相划分和3条不同方向的联井剖面查明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变化,利用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各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纵向上研究层段底部湖底扇较发育,向上湖底扇的面积逐渐减小.平面上,以深湖-半深湖沉积为主,在研究区的西侧、西南和西北地区发育湖底扇.湖底扇具有多期性、多物源的特点.该区的主体砂岩为碎屑流、浊流成因的湖底扇砂,其典型特征是厚层暗色的深湖-半深湖亚相的烃源岩夹由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上下均呈突变接触关系,具有很好的隐蔽油藏成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636.
刘天国 《云南地质》2008,27(3):302-308
哀牢山北段发现诸多金矿,其中,以接触蚀变带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火山碎屑岩型为主,构造及超基性岩控制金成矿,硅化、黄铁矿化、铬云母化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37.
保山核桃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部隐伏酸性岩体形成(或侵入)产生的含矿气水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反复充填交代成矿。地下水渗透或环流则从围岩或先期形成的矿床中溶解出矿质,在有利条件下沉积,形成地下水热液矿床或与先期矿床叠加。  相似文献   
638.
沧源芒哈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澜沧江南段火山岩成矿带乃至三江地区较重要的一种新类型,矿体产于花岗斑岩脉的外接触带,岩体和矿体同受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639.
基于潜在受害者动态时空分布的街面接触型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面接触型犯罪是指犯罪者在街面通过采取与受害者身体接触的方式而实施的违反法律的行为,已有文献研究利用了不同类型的大数据代表的周遭人口表征街面接触型犯罪中“潜在受害者”因素,但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无法应用在微观的空间尺度上的街面接触型犯罪研究。微信热力图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高人口覆盖度,能动态地反映人流量热度的程序。因此,本文以经济发达的ZG市的XT街道为例,结合日常活动理论,并基于微信热力图数据代表的周遭人口表征的“潜在受害者”因素,首先定性地描述和识别街面接触型犯罪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划分不同时段分析街道街面接触型犯罪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街面接触型犯罪案件存在时空的集聚性,街道街面接触型犯罪在晚上(18:00—23:59)是高发期,在白天(07:00—17:59)是低发期,在22:00—22:59数量达到最大值,主要聚集在城中村区域,且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② 微信人口数量在所有时期均对街面接触型犯罪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代表的周遭人口能很好地表征日常活动理论中的“潜在受害者”因素,且在凌晨—清晨(00:00—06:59)对街面接触型犯罪的影响最大;③ 不同场所对街面接触型犯罪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差异,餐饮点在晚上对街面接触型犯罪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KTV、健身房和公交站点分别对应在凌晨—清晨、白天与晚上对街面接触型犯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休闲会所在凌晨、清晨、晚上均有显著的影响,与最近巡逻驻点的距离仅在晚上时期显著影响街面接触型犯罪。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警方采用微信热力图来分析街面接触型犯罪和经济发达地区警方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0.
王威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15,36(Z1):315-319
为了掌握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示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基本模型,并与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土体的隆起和侧向位移特点。其次,以该基本模型和夯坑的变形为考察对象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能级、同能级不同动量以及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摩擦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力是不可忽略;夯锤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夯坑侧向的土体位移和地表的隆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