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84篇
海洋学   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既往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多是“治气”而忽视“调血”,刘氏小儿推拿流派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病因多之于“痰瘀互结”,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法则,选用刘氏特色复式手法推胸推背法组成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经典穴对,宽胸理气,祛瘀活血,止咳平喘,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综合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结合推拿治疗产后气滞热壅型乳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后气滞热壅型乳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解结针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大小、疼痛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9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乳房肿块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结针法结合推拿可有效改善产后气滞热壅型乳痈患者的疼痛评分,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肌腱末端病模型,观察跟腱大体标本形态、组织学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量的变化,探讨推拿手法干预肌腱末端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A、B、C、D 组,每组各5只。A组大鼠的右后肢为正常组(A1),左后肢为模型组(A2);B、C、D组大鼠分为自然恢复组(B1、C1、D1)与治疗组(B2、C2、D2)。A1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采用跟腱注射Ⅰ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SD大鼠肌腱末端病模型。造模2周后对B2、C2、D2组进行推拿治疗,于患侧下肢施按揉手法,其余各组不做处理。A、B、C、D组分别在造模成功2周后及干预7、14、21 d后处死,对每组大鼠跟腱进行肉眼观察及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检测bFGF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损伤修复程度优于同期自然恢复组,且粘连程度比同期自然修复组轻。模型组bFGF含量升高,高于正常组(P<0.01),随着损伤愈合,bFGF表达量逐渐下降,治疗组优于同期自然修复组,治疗后第14、21天最明显(P<0.05或P<0.01))。结论:推拿手法可下调bFGF表达量,促进受损组织愈合,防止肌腱粘连,对肌腱末端病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从小儿夜啼与五脏的关系及辨证归经施治等方面系统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推五经,调五脏”治疗小儿夜啼的临证思路。中医学认为脾寒、心热、惊恐、食滞均可致小儿夜啼,病位主在心、脾,但与肺、肝、肾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小儿夜啼需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生克与助制关系,辨证归经施治。心火内扰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心经,清脾经、清后再补脾经,清肝经,补肺经,补肾经,清后溪;脾胃虚寒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脾经、补心经,补肺经,补肾经,清肝经,清心经;暴受惊恐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肾经,补脾经,补肺经,清肝经,清心经;食滞不化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脾经,补脾经,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或补肺经。同时注意预防和调护,防止他病的传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观察“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 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对照组29 例。治疗组采用“三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侧胸锁乳突肌(SCM)处肿块厚度、体征(颈部活动受限程度、头部歪斜度、SCM硬度、SCM两侧对称情况及面部对称情况)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SCM处肿块厚度小于对照组(P<0.01),头部歪斜度、SCM两侧对称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及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报告的研究质量。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数据库中有关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CSR的RCT文献,辅以手工检索的方式。检索年限从201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单独筛选文献后,运用CONSORT声明2010版及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报告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9篇中文文献和1篇英文文献。通过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本次研究中被评为低风险、不确定及高风险的百分数分别为34.29%、62.85%及2.86%。根据CONSORT声明2010版,文献所有条目平均报告率45.00%。所有文献对摘要、背景目的、受试者、干预措施、受试者分配例数均有详细的描述,其他条目报告比较粗略。结论:目前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CSR的RCT研究报告质量总体偏低,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我们应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进行规范化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