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3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简要分析了大地测量数据共享环境中引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可行性,讨论了XML在大地测量共享数据建模、大地测量元数据共享技术、大地测量数据接口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2.
范宇  简季  陈倩羽 《地质与勘探》2019,55(1):203-211
目前,在不同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下建立的模型无法在统一的场景中集成显示和分析应用,数据交换共享难,数据存储量普遍较大。在现有的建模方法下,三维地质体的布尔运算比较困难。因此探索一种存储量小、易于数据共享交换与空间分析的三维存储方法是当前趋势。基于空间位置枚举法提出了一种存储量小、易于数据共享交换与空间分析的三维存储和重构方法。首先用任意已建好的地质模型建立栅格金字塔加快显示速度;在此基础上对地质模型进行剖分生成剖分长方体,再将剖分长方体存储成六位编码;最后对六位编码进行三维重构,利用Open GL技术基于VC++平台进行三维重绘。计算了重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其平均值为0. 39。实验结果表明:此存储与重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减少三维地质体模型存储量、数据的迁移共享交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3.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次的整合架构,然后,在组织模式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即通过"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从技术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快速整合。针对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数据资源的特性,设计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核心元数据标准及扩展方案,利用MVC(元数据标准模型-显示视图-操作函数)模式实现多标准地学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自适应显示。最终,研究面向SOA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一个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个分中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服务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74.
地震仪器不同程度地受气象因素干扰,为此地震台站往往根据不同的前兆仪器,安装相应的气象观测仪。以GPS观测仪器配套的PTR-Ⅲ气象仪为例,分析该仪器共享"十五"观测网络的WYY-1型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数据的方法,编写程序实现了自动下载WYY-1气象仪数据,并转换为PTR-Ⅲ气象仪格式,从而减少台站辅助观测仪器的数量,减轻了仪器维护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5.
介绍了宁夏地震局前兆数据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各用户的数据需求设计出在线共享服务的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及作用。对今后省局台网数据共享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以AutoCAD和ARC/INFO的数据共享为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数据共享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7.
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政策规范和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数据共享活动中有数据产生与汇交、数据保管与使用、数据共享评估与监督、数据共享保障四个领域,针对性四个领域出台不同的政策规范和建立不同的法律制度,规范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8.
179.
“北京观象台历史地震记录图抢救与共享”课题是科技部“数据共享课题”的一个子专题。其目的是收集、整理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的历史地震记录图,扫描成图形数据文件,并形成相应的电子文档;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初步建成了集历史地震资料抢救保存和资料共享服务于一体,面向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多种需求的历史地震记录图库及其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0.
蒸发岩盆地岩性判别系统是用来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地下有利于成盐地层岩性的解释性系统,由于岩性判别使用的岩性数据库、测井数据库、专家知识库等分布在全国各地,数据结构和维护系统均不相同,难以实现实时的岩性判别.本文建立了蒸发岩盆地岩性判别模型,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客户应用等五层岩性判别系统框架,通过地学Web服务组件将多种分布式的地学数据融合起来协同工作.以羊塔5井测井数据作为基础,验证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岩性判别的任务,并给出了判别结果,为以后地学领域构建多源、异构的分布式地学数据集成和服务共享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