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6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71.
滇东下寒武统含磷岩系底部火山喷发事件沉积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俊明  李国祥 《地层学杂志》1997,21(2):91-99,155
云南曲靖德泽剖面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待补段底和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底粘土岩层的岩石、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粘土岩层是由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同期火山喷发事件沉积的标志,也是滇东地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底界等时对比的标志层。根据这个标志层以及小歪头山段和待补段沉积序列的对比,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仅相当于小江断裂以东地区的待补段下部白云岩层,缺失上部硅质岩层,因而它不能代表滇东地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下段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472.
漠斑牙鲆生物学及其养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漠斑牙鲆原产于美国沿海,美国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漠斑牙鲆的繁育及其养殖技术。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引进漠斑牙鲆进行培育。本文对国内外漠斑牙鲆生物学及其养殖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漠斑牙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3.
斑尾复鰕虎鱼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制备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对斑尾复鍜虎鱼的染 色体组型和C-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目为 2n=44,核型为2M +2SM+4ST+34T+XY。X为端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着丝粒染色体。C-带核型显 示,每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均具异染色质带,Y染色体的短臂全部为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474.
1995年夏季航次冲绳海槽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对海底岩石实施拖网取样,在与那国海底洼地西南边线采集到新鲜玄武岩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银同位素分析等。结果表明,岩石为橄榄拉斑玄武岩,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具有地慢柱洋中脊玄武岩的特点;成岩熔浆来自上地慢,分异程度较低,混合作用较弱,结晶液线温度为1150-1200℃。  相似文献   
475.
斑尾复虾虎鱼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制备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对斑尾复虾虎鱼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目为2n=44,核型为2M+2SM+4ST+34T+XY。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着丝粒染色体。C-带核型显示,每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均具异染色质,Y染色体的短臂全部为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476.
海马一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仅少数进入北半球;在太平洋、印度洋、红海、黑海等沿岸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沿海,自南至北,据文献记载共有8种。本文所研究的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仅分布于东海与南海一带海域。 在欧美等国,海马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对它研究甚少,仅Rauttor(1925), Linton & Soloff(1964)等曾先后对雄海马育儿袋的皮膜构造和生理学作过一些研究。在我国,海马则是一种贵重药材。早在明朝,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已记载了海马的药性。二十多年前,我国南方曾开展海马养殖试验,累积了不少资料,但对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975年,我们从广东汕头运移一部分三斑海马到山东日照海水养殖试验场温室的水池中饲养。越冬措施是:第一年,特制八个容水量为0.7立方米的水泥池,并列二行,下设坑道,用火坑法保温;第二年,置玻璃房内,以锅炉保温。本文系根据此北方养殖情况进行的观察和研究。育儿袋皮膜构造,性腺和卵细胞的发育是通过活体解剖和切片染色观察的,用Bouin氏液或甲醛固定,铁矾苏木精和伊红复染。 文中所用资料除注明者外,大部分是1975-1976年间搜集的。  相似文献   
477.
应用1979年6月-1980年8月渤海湾环境调查中的青鳞鱼及斑Ji卵和仔鱼资料,以几种数学方法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鱼的各期卵径、卵黄径均差异显著;两种仔鱼体形相似,但在卵黄吸收殆尽前后体形均有圈套的变化;它们的体高、头长、标准长、肛前长,眼径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仔鱼从Ⅰ期到Ⅱ变化的是一些大长度量,而肛前和肛后肌节数变化不大。两种鱼卵及仔鱼皆出现在整个海区,青鳞  相似文献   
478.
眼斑拟石首鱼早期幼鱼的饲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 1 .92万尾平均体重为 1 .4 2 g 尾的眼斑拟石首鱼 (Sciaenopsocelle tus)早期幼鱼 ,在 5个海上浮式网箱中分两个阶段用粉末型配合饲料与传统的鲜活饲料进行饲养效果对比试验 .试验期间表层海水温度范围 2 2 .9~ 30 .0℃ ,表层海水比重范围 1 .0 1 55~ 1 .0 2 0 1 .试验结果如下 :对照组 (喂鲜活饲料组 )和各试验组 (喂粉末型配合饲料组 )全长和体重、体长和体重、全长和体长关系式的差异都不大 ,对照组和试验组实验鱼的平均肥满度分别为 1 .4 8、1 .51 g cm3.粉末型配合饲料组鱼的平均成活率为 81 .5% ,全长平均增长率为 73.2 % ,体长平均增长率 79.6 % ,平均增重量为 2 7.5g 尾 ,平均增重率为 52 6 .9% ,总投饲量为 336 .2 6kg ,饲料系数的平均值为1 .0 7.鲜活饲料组鱼的平均成活率为 87.2 % ,全长平均增长率为 57.0 % ,体长平均增长率为 6 1 .4 % ,平均增重量为 1 9.0 g 尾 ,平均增重率为 377.6 % ,总投饲量为1 1 54.2 8kg ,平均饲料系数为 5.1 6 .粉末型配合饲料养殖效果的综合生物学评定值为 2 38% ( >1 0 0 % ) ,表明其养殖效果优于鲜活饲料  相似文献   
479.
郁國城 《地质论评》1940,5(Z1):53-56
四川有所謂「滑石」者,產沿江一帶。鬆疏滑腻,有時亦光滑如蛋白石,其色潔白,間有黄色斑點,亦有有大量黑色物摻雜其中者。在小倍數顯微鏡下觀之,並無顯著雜質存在,大致可謂係一純體(Homogenes)。  相似文献   
480.
模型位移场的散斑互相关法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光散斑可以测量大物体大变形,而相关技术要求的散斑场是广义散斑场;所以笔者采用的散斑为白光散斑,位移信息的提取采用相关技术。首先,在模型表面人为地制作白光散斑场,提出了一种在模型试验表面制斑的方法。又改进了散斑相关程序。最后,用白光散斑进行模型试验,表明这种测试技术在节理不发育的条件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