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四川攀枝花—西昌(即攀西裂谷)地区各个不同时期、不同产状、不同岩类中的斜长石、碱性长石进行了X射线研究,配合单矿物化学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合红外光谱、光学测定,精确地计算了42个斜长石,60个碱性长石的晶胞参数,求出其四个四面体的Al含量,确定长石的成分和结构态。为探索攀西地区岩浆活动演化规律,研究攀西裂谷形成、发展及其消亡历史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2.
显微变形和区域变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岩石学家和构造学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石榴石内部包体组构入手.结合区域构造解析,对根据变斑晶包体组构所建立的造山模式提出了不同看法.并探讨了变斑晶的多期生长与区域多期变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斜长石+黑云母+石英)这三种单矿物组合与1mol/L NaCl或0.5mol/L NaCl 0.5mol/L NaHCO3溶液在450-250℃和50MPa条件下反应7d。实验表明,反应后流体pH值发生了变化,NaCl介质向酸性变化,N aCl NaHCO3介质向中性转化。溶液中K,Ca,Mg,Fe和Au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矿物表面发生溶解和离子置换等反应。斜长石表面形成钠长石反应边,黑云母变色,石英重结晶,反应器皿金管中的金被溶解后在金管壁和黑云母表面重结晶,黑云母周边出现红色Fe2O3,在450℃的NaCl介质中,金含量可达1070μg/g,但随温度下降迅速减低,在NaCl NaHCO3介质中,金含量较低,显著,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与Cl,pH,Fe^3 /Fe^2 密切相关,这中金起到示踪作用,显示出金在水/岩反应中的原电池效应。  相似文献   
24.
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造岩矿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形成于弧后海盆地环境,是扬子板块北缘晋宁期造山构造岩浆旋回早期阶段岩浆活动产物,具有层状侵入体的特征。其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和角闪石。对这些矿物的产生状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矿物种属;并根据主要造岩矿物特征探讨了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性质、来源、成岩条件及其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5.
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地质压力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主要介绍了应用改进的费氏台双晶法测定岩浆岩同一薄片不同结构中的斜长石成分及其结构态,或者同一颗粒不同部分的斜长石成分及其结构态,从而获得有关岩石结构特征、形成过程和定位机制类型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铜陵地区硫化物矿床均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及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中,受东西向基底隐伏深断裂带和印支期北东向盖层构造控制。燕山期中性—中酸性岩浆侵入上述岩层和有利空间时,使成矿物质活化、富集而形成有工业意义的同生沉积后改造矿床。控矿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斜长石牌号与所形成的矿种有明显的专属性。当斜长石多为中长石,An 值在35~47之间时有利于形成硫铁矿矿床;当An 值减小,以更—中长石为主时,有利于形成铜-硫型矿床;当An 值近于30或低于30,即以更长石或更—钠长石为主时,则有利于形成以铜为主的矿床。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矿物学家开始应用非线性非平衡态理论来研究矿物的自组织结构的成因机理。如斜长石和橄榄石的环带结构、辉长岩的带状结构和球状结构以及李泽岗格环等。这些研究给矿物学界以新的启示。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环带发育数理模型,分别讨论了L的三种不同情况。其中,L是外界能源(熔体中的红外和微波辐射源)供给体系(正处于结晶状态的斜长石晶体的  相似文献   
29.
动态高压下斜长石的熔融和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长石在冲击波产生的动态高温高压作用下较易熔融和淬火为非晶态物质,其矿物学名为熔长石。在随州陨石冲击变质特征的研究中,发现橄榄石、辉石等矿物除出现微裂隙外均保存完好,而多数斜长石颗粒则已熔融和玻璃化。可区分出两种形态的熔长石,一种是保持了原有矿物颗粒外形的‘继形熔长石’,另一种则以熔池状和脉状体形式产出的‘改形熔长石’。两种熔长石的光学和物理性质相似,它们的化学成分与晶质斜长石也基本相同,说明斜长石在高压下熔融时没有与周围物质发生明显的组分交换。在吉林陨石的人工冲击实验产物中,斜长石是最先熔融的硅酸盐矿物,也多以填隙的他形颗粒或脉状体和熔池的形式产出。经与其它陨石的静态高压淬火实验研究结果的比较,推定继形和改形熔长石的形成条件为≈20GPa和≤1100℃。本研究结果对了解地幔橄榄岩和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作用,以及地球火山岩玻璃和超基性岩中铬尖晶石的玻璃相岩浆包襄体物理化学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覃锋  徐晓霞  罗照华 《岩石学报》2006,22(12):2957-2970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斜长石成分剖面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众数成分为 An=29的更长石。但是,其成分变化范围极宽(An=14~56),晶体内不同部位的成分有很大差别,出现正常环带的 An 值较低(14~42),内环带的 An 值较高(24~56)的特殊情况,指示斜长石结晶环境的改变,暗示具有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从岩体边部到中心,斜长石 An 牌号逐渐降低,但相邻岩相单元之间有较大的重叠,表明不同岩石单元中的斜长石成分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的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无关。斜长石的韵律性环带、特别是内环带的发育则是岩浆混合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不仅改变寄主岩浆的成分,而且也控制了它的温度、定位机制和岩石的结构特征。因此,房山岩体的形成过程还包含了镁铁质岩浆多次注入的历史,并且从外到里基性岩浆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