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9篇
  免费   4836篇
  国内免费   5043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5324篇
地质学   20561篇
海洋学   97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83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788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774篇
  2014年   1168篇
  2013年   918篇
  2012年   1133篇
  2011年   1085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1002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913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900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954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856篇
  1998年   833篇
  1997年   789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93篇
  1994年   750篇
  1993年   651篇
  1992年   687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542篇
  1989年   453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热流特征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特征不尽相同。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分布主要受地壳年龄和沉积作用、地形及断裂构造和流体迁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琼州海峡北岸西部地区构造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强  詹文欢 《热带海洋》1990,9(3):100-104
  相似文献   
125.
126.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127.
128.
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的沙丘沉积和发育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昌黎黄金海岸长40km,分布1~1.5km宽的风成沙丘。主沙丘链高30~40m,顺岸线分布,与其斜交数列新月形横向沙丘链。沙丘以中细砂组成,分选极好,层理构造十分丰富。距今3~4ka以前,沙坝形成时就开始形成沙丘;1915年滦河新三角洲发育以来增加了风沙的输沙量,增高沙丘和扩宽了沙丘带。  相似文献   
129.
130.
北凯尔特海盆西北部3个NEE走向活化大断层系统向西北下降,制约着中生代3个半地堑的位置.断层的位置是根据下伏基底构造确定的.其年代为华力西期.该地区的华力西构造与局部构造相比较,显示出叠瓦状断层的一系列特征.这些中生代活化构造决定了该区半地堑盆地的位置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