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为提升水面舰艇编队水下防御能力,构建以水面无人艇为补充的编队水下防御装备体系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总结国内外水面无人艇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艇的发展必要性,结合水面舰艇编队防御鱼雷攻击的任务需求,开展了水面无人艇作战使用方法研究,并对其对抗效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可牵引水面无人艇在水下信息对抗...  相似文献   
82.
针对贮存环境下无人潜航器(UUV)结构的贮存寿命评估问题,以某型无人潜航器主要耐压结构件材料 5A06 为例,分析无人潜航器耐压壳体结构实际使用环境因素和贮存寿命期间腐蚀失效机理,提出了一种评价无人潜航器壳体贮存寿命的加速寿命试验和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了该类型无人潜航器环境应力对贮存寿命的影响,采用腐蚀加速寿命试验的评价方法可行,具有准确度和可信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克拉玛依无人值守地震监测站远程网络监控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琰  刘富安  毕卉娟  刘盼 《内陆地震》2012,26(3):286-290
为解决克拉玛依无人值守地震监测站点的设备维护及场地巡视等难题,在不改变台站现有网络环境的前提下,使用网络摄像机和配套的监控软件等设备,通过合理配置实现了无人值守地震监测站点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并在红浅监测站进行了实际验证,效果比较满意。该系统的实现,提高了克拉玛依台对无人值守站点的管控能力,对其他台站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前,国内无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站数量众多,台站开关跳闸作为一项常见故障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稳定与连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运用新产品自复位断路器能有效减少台站受雷电、漏电等原因影响造成的台站跳闸事故。该技术在无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站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用),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新时期新兴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导致其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由此造成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无人管理等社会问题,严重干扰、影响了我国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制度的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86.
笔者介绍了一种基于无人直升机平台的航磁测量系统的集成与应用。通过对无人直升机飞行平台的集成改装和飞行测试试验,成功将航空磁测传感器与无人直升机平台集成为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系统。为验证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先后完成了航磁补偿飞行和测区应用飞行。通过将实测飞行的数据绘制航磁异常等值线图与测区内以往地磁异常等值线图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反映的测区地磁场特征形态基本一致。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系统为地形起伏、环境复杂的勘探区域开展航磁测量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工作手段。  相似文献   
87.
雷贯辉 《西部资源》2022,(1):90-91,94
本文以具体项目为例介绍了无人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采集外业数据信息,包括架设基站、航线探测与规划、数据采集;之后介绍了相关数据处理,包括各种数据处理和生成点云、点云数据成图以及对比点云数据精度,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8.
无人岛礁及其周边环境复杂、基准不一,对其进行高精度测绘存在诸多困难。介绍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无人船的测绘系统,融合大地测量、无人机航空遥感、无人船水下测绘等多源观测技术获取无人岛礁一体化测绘成果。并在广东省珠海市的三角岛进行实地测量,获取了海岛水上水下一体的三维点云、等值线、DOM等数据,陆上成果精度达厘米级,水深测量成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国土、测绘、规划、建设等领域,有助于解决无人岛礁缺乏控制点造成的数据精度低、各部门需求数据多次采集耗时费力等问题。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无人船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对无人船艇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无人船艇在海洋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无人船艇搭载地质调查作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调查技术和作业方法,已经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崭露头角,未来这种智能化的水上作业模式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为加快我国潜水器的发展尤其是业务化应用,保障我国深海大洋科考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梳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和我国主要潜水器的技术指标和应用情况,并通过对比提出我国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载人潜水器方面,我国"蛟龙"号在平均下潜深度的关键指标上领先于美国"Alvin"号,但由于发展较晚,在下潜次数等方面远远落后;无人有缆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系列正处于作业磨合期,在最大水下航速方面与美国"Jason"号差距较大;无人自治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潜龙"系列与美国"Sentry"号和"REMUS"系列差距不大,但在小型潜水器协同化作业和系列化生产等方面存在不足;复合型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11000"号与美国"NEREUS"号和"NUI"号差距不大,但应提升载荷和冰下作业能力;水下滑翔机方面,我国"海翼"号与美国"Spray"号和"Slocum"号差距不大,且即将业务化应用;我国应通过完善海洋技术装备运行机制和积极开展海上科考航次任务,不断积累潜水器作业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