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新一代天气雷达本身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具有远程软件重启的功能,但雷达各类开关机环节却需要人工现场手动操作。该文详细论述了CINRAD/SA雷达远程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基于远程网络智能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模组开关来控制交流接触器,再结合监控软件和监控视频,实现雷达硬件开关机的远程网络智能控制。该系统无需现场干预,可以远程重启设备硬件开关,利用触发指定命令方式,实现了单一开关按键的远程控制功能,并按照逻辑顺序,通过延时处理,开发了智能化的一键开机和关机功能,有效降低了基层台站的维护经费,提高了机务人员工作效益,保障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用性,提高了台站分离、高山站、运行环境艰苦台站的雷达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2.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新海洋研究船“MIRAI”号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研究船之一。该船建造于1997年,属于破冰船级,装备有许多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可用于未来全球延时海洋气象和海洋学观测及研究。其超常船体和专门设计的防摇装置,使它能够承担高纬度区和极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观测任务。船上还装有一套TRITON海洋观测浮标阵,这是它不同与常规海洋学研究船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93.
冯巨付 《海岸工程》1998,17(1):27-34
介绍了青岛中港东区改造工程的背景和自然概况,阐明了东区改造工程建设规模、功能与港区现状、近期营运需求以及远期发展目标的相互关系,同时论述了岸滩改造方案的设计特点以及码头岸线、周边陆域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94.
浙江省岛屿数量居全国之首,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约占全国岛屿数量的40%。海岛数量众多和分布区域广泛的特殊性,使浙江省拥有6500公里的海岸线和3.09万平方公里的内海海域及1.15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并且港、渔、景、油、涂、海洋能等海洋资源富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岛作为连接海洋和内陆的纽带,必将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桥头堡和窗口,对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拓展生存空间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5.
为改善传统滑行艇在波浪环境中耐波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快速性与耐波性的变结构滑行艇, 通过收放两侧片体实现滑单体形态与三体形态之间自由转换。为分析片体在斜浪航行中的减摇效果,采用数值方法对滑行艇 2 种形态在斜浪航行中的耐波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片体能够起到减横横摇作用,且其减横摇效果在单体形态的共振区域内最明显,在 βw=60°时,片体最多能减少 70.45%的横摇幅值。  相似文献   
96.
深海潜水器是我国走向深远海的重要装备,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蛟龙探海工程,这是国家对海洋事业的整体布局和规划。通过几十年的技术取得跨越性发展,研制出了“蛟龙” “潜龙”系列、“海龙” “海马” “海斗” “海燕”等不同类型和深度的深海系列装备,并逐渐向谱系化发展。未来将根据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权益维护的需求,研发出更多符合实际要求的深海装备。文章借鉴其他高科技领域,开展潜水器谱系化探索研究,构建谱系化框架。  相似文献   
97.
海洋机器人具有观测范围大、作业灵活、机动性好、可控性强等突出优点,在海洋科学观测与海洋科学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物理海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为阐明海洋机器人在海洋科学观测和实验中的应用情况,以水下滑翔机、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和无人帆船3种典型的观测型海洋机器人为例介绍了海洋机器人在海洋科学观测中的应用现状;以原位采样与固定、原位培养与分析海洋机器人为例介绍了海洋机器人在海洋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未来海洋科学研究需求,从需求牵引的角度对基于机器人的科学观测与实验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随着测深技术、GNSS技术、高精密传感器集成化的发展,无人船测量系统为水下地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山东省高密市王吴水库,探讨了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流程,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测线间距获取数据,通过差值分析进行精度评价,数据处理后对成果进行展示。研究区结果表明,无人船测量系统基于单波束测深在中型水库中的应用是十分理想的,测深数据质量较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库区的水下地形情况,无人船测量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地磁日变改正数据的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的成果精度。通过在南海南部海域布放的一个4 000m长的地磁观测潜标及同步开展的磁力测量,并在收集周边陆域地磁台站数据的基础上,对水体中获得的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和水面磁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几点认识:(1)浅水海域获得的日变观测数据用于海洋磁测数据处理时,其测量准确度比深水海域的好,且与陆域地磁台站数据曲线的一致性要高;(2)船磁校正曲线是否对称与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的合理选取密切相关;(3)在远海区磁测时,为确保详尽记录局部磁扰,建议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应布放于靠近工区、水深较浅的水体之中。  相似文献   
100.
探讨了基于无人飞艇载四组合宽角相机低空航测系统的城市三维自动建模技术,实现了一次飞行同时获取城市建筑物4个侧面和顶面的纹理图像,依据组合宽角影像自动提取建筑物高度信息和自动选择最佳纹理图像,基本达到了城市三维建模过程的自动化,大幅度提升了城市三维建模的效率,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