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7篇
  免费   5667篇
  国内免费   5774篇
测绘学   2174篇
大气科学   7035篇
地球物理   4510篇
地质学   10490篇
海洋学   5733篇
天文学   473篇
综合类   1864篇
自然地理   5649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990篇
  2022年   1188篇
  2021年   1343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1381篇
  2018年   1064篇
  2017年   1010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173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647篇
  2011年   1599篇
  2010年   1510篇
  2009年   1683篇
  2008年   1731篇
  2007年   1549篇
  2006年   1301篇
  2005年   1227篇
  2004年   1055篇
  2003年   1196篇
  2002年   1094篇
  2001年   1011篇
  2000年   846篇
  1999年   730篇
  1998年   726篇
  1997年   791篇
  1996年   702篇
  1995年   620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546篇
  1991年   489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7篇
  1964年   12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调查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我们用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制成了一台连续测量系统。由于FID几乎对所有的烃类都敏感,故而让样气通过一个装有Pt催化剂的加热柱体以除去非甲烷烃,得到低达0.004×10^-6V的检出限和短达10s的响应时间。我们把该系统装配在汽车上,测量了两个典型源区-稻田和天然气田上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在气田的实例中,我们依据所观测的甲烷柱剖面估算了甲烷的逸散率。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研究了在1993年3月28日之前发现的899颗超新星(SNe)的样本。其中277颗SNe被用来研究超新星在其母星系中的径向分布。我们研究了四个星系样本中超新星在产生单个超新星(称为一般超新星)的星系及在产生多个超新星(称为多重超新星)的星系中的径向分布。这四个星系样本为:总旋涡星系样本,Sb ̄Sbc星系样本,Sc星系样本,Sc ̄Sd星系样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多重超新星比一般超新星在其母星系中具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2000年对加拿大和美国进行科学访问时实地考察所了解到的加拿大的核素在裂隙和孔隙介质中的迁移模式,地下实验室,白壳实验室(Whiteshell Labs),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预选和美国拟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尤卡山场地和已投入运行的军用超铀废物处置库的废物镉离实验工厂;着重论述了这两个国家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5.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6.
根据第四纪地层内孢粉组合和动物群等新资料恢复了我国东部各大区域第四纪各个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其温暖期与干冷期的交替与深海沉积O~(18)温度变化趋势大致对应。庐山三次“冰期冰碛层”内孢粉组合表明均为温暖湿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而不是寒冷的冰川环境。  相似文献   
57.
程明高 《铀矿地质》1991,7(6):321-327,344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西部金矿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成矿区、12条成矿带、32条成矿亚带,从而指明了找矿方向,为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的方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8.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59.
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1.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其中着重讨论了岩浆岩的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2.测温资料的分析和处理;3.地温分布的主要特征;4.控制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本文除对深部地壳结构及区域地质构造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外,还就岩浆岩中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蜕变产生热对地温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从而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温场形成模式主要有传导型的地温场和传导附加以对流型的地温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0.
中国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69年以前发生在中国境内的5级以上的地震震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历史震害分布规律及震害出现次数与烈度曲线函数关系,给出震级与震害最大距离的关系公式。这些规律和公式,对震害预测和烈度小区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有丰富的地震灾害记录,但至今还散落在各种地震文献之中,如果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用之于生产建设,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据此目的,本文对公元前1177年至1969年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总结,并着重研究了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