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63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477篇
海洋学   23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翠英  张宇霞 《中国地震》1997,13(2):164-171
本研究旨在解决地震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强余震的震级定义,指出:主震型与强震群型序列的强作震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使用模式识别方法对主震型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大于1天,小于1天及无强余震等3种情况进行划分之后,给出了两类序列的强余震持续时间与序列和第一震震级的粗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
王永标  黄继春 《地球科学》1997,22(4):369-37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最新的野外发现,特别是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对东昆仑造山带南坡小区,阿尼玛卿山小区及巴颜喀拉小区北部范围内沉积地层序列进行了重建,根据沉积组合在地层纵向序列上的变化,将本区古海洋在海西-印支斯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浅特提斯海与阿尼玛洋的并存阶段,阿尼玛卿洋的闭合与巴颜喀拉海的诞生阶段,巴颜喀拉浊积盆地的形成阶段和陆内盆地磨拉石建造阶段。  相似文献   
83.
新晃贡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的岩石学特征与沉积成岩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清洁 《湖南地质》1997,16(2):106-111
本文阐述了新晃贡溪矿床沉积型重晶石岩的组构特征和5类重晶石岩,进而讨论了重晶石岩的组构特征与沉积成岩作用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84.
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特征的原油,第一类原油含有丰富的C30 4-甲基甾烷,而C19三环萜烷、双杜松烷(主要是T构型)等代表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分子化合物浓度低,与典型湖相沉积的文昌组烃源岩有良好的可比性;另一类原油具有高丰度的双杜松烷和C19三环萜烷以及较高的Pr/Ph值等,代表着偏氧化环境下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的贡献,但这类原油中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含有只是在文昌组岩石中才有的C30 4-甲基甾烷,因而认为这类油是两套烃源岩的混源产物,恩平组原油的混合比例最高可达80%以上 ,主要分布在惠州凹陷及其南边的西惠地凸起上.原油配比实验表明,即使在文昌组生成的原油中加入50%~80%的恩平组原油,混合油仍表现出文昌组生源的特征.因此,4-甲基甾烷的存在不能作为判识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源主要是文昌组的唯一证据.文昌组烃源岩对珠一坳陷商业性油藏的贡献是普遍的,但恩平组烃源岩对惠州凹陷周边凸起上的油田/油藏的显著贡献不容忽视.正是由于恩平组生成的原油的再次注入,使得早期发生生物降解了的油藏再次充满,使油质变轻.  相似文献   
85.
研究区石炭系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和破裂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改善有破坏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碎屑储集岩的孔隙结构及储集物性。研究区碎屑岩储集层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一晚成岩B期。晚成岩期,烃类从源岩中进入储集层发生石油侵位,改变了岩石的成岩环境。由于烃类的侵位,使石英的次生加大、自生铁白云石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也对自生伊利石生长有抑制作用,黄铁矿由于烃类侵位分布在油层、油水层,尤其在油水层中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86.
徐州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已有的对徐州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详细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系统测试了碳酸盐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相结合,综合提取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沉积、成岩地质信息;初步探讨了同位素组成的地层变化及其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指示沉积环境及其演化,开阔陆表海、灰质障壁砂坝、局限陆表海、潮下带、潮渠、藻坪诸沉积相间碳酸盐岩的δ^13C值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曲线上的显著正偏移与海侵有关;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组成对成岩环境及其演化有明显响应,淡水成岩环境、潮上成岩环境、潮间成岩环境、潮下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具有不同的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徐州地区大北望寒武系剖面地层界线附近都有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特征显示,研究工作证实了徐州地区下古生界同位素地层划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应汉龙  蔡新平 《地质科学》2004,39(1):107-110
云南北衙矿区石英正长斑岩岩体在空间上与金、铅锌矿体共生。红泥塘岩体地表岩石正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25.89±0.13Ma和25.72±0.7Ma,万洞山岩体地表以下382m钻孔中岩石的正长石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25.53±0.25Ma和25.50±0.07Ma,分别为两个岩体的形成年龄。但是,万洞山岩体地表团块状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32.50±0.09Ma和32.34±0.04Ma,为白云母的结晶年龄,也可能是主岩的结晶年龄  相似文献   
88.
山西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两侧的狭长地区内,全长约100km,宽2~14km,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据其变形特征在横、纵向上的明显变化,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由眼球状片麻岩、长英质糜棱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片麻岩中发育各类旋转碎斑构造,指示上盘(西盘)左旋剪切;中段由强直片麻岩组成,发育平直的片麻理及矿物拉伸线理,为S—L构造岩;南段由一系列线状强变形带及所挟持包绕的弱应变域所组成,变形岩石发育条带状、杆状构造。该剪切带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变质岩系,主体为中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系,其构造形迹为一多期多相叠加的韧性剪切带;五台早期表现为伸展型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是五台海盆早期扩张或裂解阶段的直观反映;吕梁期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逆冲推覆型。其形成及构造演化是区内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89.
东川桃园式铜矿Ar-Ar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川桃园铜矿与铜矿共生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其坪年龄为768.43Ma±0.58Ma,等时线年龄为770.00Ma±5.44Ma。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东川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因此,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90.
地幔平衡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原始岩浆中(熔体)和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地幔)遵循以下关系:C^iL/C^oL=1/[D F(1-D)];分离结晶成因的岩浆岩系,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中(C^iL)和母岩浆中(C^oL)遵循如下关系式:C^iL=C^iL*F^D-1。微量元素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成岩方式中有独立的分布规律,因此利用微量元素对或比值的图解就可判别岩体(或脉岩)的成岩方式。选取微量元素Th-Yb、La-La/Yb、Th-Cr和Th-Ni图解对闽西基性脉岩成岩方式进行判别,发现闽西三个地区的基性脉岩均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所致,从而印证了闽西基性脉岩不是酸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