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8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测绘学   1708篇
大气科学   1803篇
地球物理   774篇
地质学   1418篇
海洋学   712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807篇
自然地理   2337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江苏省植物气候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江苏省59站1960-2006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模型计算了江苏植物气候生产力(TSPV),用EOF等统计方法分析了TSPV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总体气候生产力水平呈南高北低的状态,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北部气候生产力近年来不断增长,南部则较为平稳;EOF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的气候生产力主要有全省一致、苏南和苏北相反、江淮为中心等分布型.  相似文献   
982.
贵州夏季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贵州52个测站的1961-2006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周期振荡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46 a来贵州夏季暴雨量呈增加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85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存在15 a和准10 a的周期振荡;暴雨日数和暴雨量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全省呈偏多(少)的一致型同位相分布。  相似文献   
983.
辽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辽宁56个测站的1951-2005年逐年和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夏季降水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存在2~3a、3~5a、10~12a等周期振荡,呈波动减少趋势;辽宁暴雨、大暴雨日数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相似文献   
984.
利用1971-2005年三门峡市冰雹天气过程资料,分析了冰雹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系统、本站要素指标及雷达回波特征等,结果表明:渑池县降雹次数最多,灵宝次之,卢氏最少;降雹集中在4-8月,13-19时降雹几率最高.三门峡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蒙古-华北冷槽、冷涡型和西北气流型.受上述天气系统影响时,500 hPa有冷平流,若地面连续2~3天增温增湿,有可能出现冰雹天气.此外,雹云雷达回波强度>50 dBz,云顶高度>10 km,云顶温度<-40℃,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明显的跃升.是降雹的前兆.  相似文献   
985.
河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河南省107个观测站1961-2006年46 a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冷暖变化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别.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呈现增温趋势,增温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全省7个气候分区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整体一致性,都呈现升温趋势,但各区域的增温幅度不一,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太行山气候区,最小的区域是豫西山地气候区.平均最高气温南阳盆地、淮北平原、豫北平原3个气候区呈略降趋势,其他4个气候区呈升温趋势,豫西山地气候区增幅最大;各季气温变化呈现春、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平缓、冬季增温幅度最大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暖冬现象明显;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的背景下,河南省平均气温按10 a增加0.22℃计,估计未来50 a升高1~2℃.  相似文献   
986.
黄河中下游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中下游地区44个测站1978-2005#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EOF和REOF方法分析了黄河中下游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可分为全地区一致、陕西省北中部和晋陕两省交界处为中心、晋陕豫三省交界处为中心、晋陕两省北部为中心、河南省西北部为中心等多种分布型.  相似文献   
987.
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陕西雷电日数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对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和分析,阐述了农村雷灾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农村防雷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8.
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1 年的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8 年推荐使用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以GIS技术为手段进行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干旱缺水是一种普遍现象,气候水分盈亏量在空间上总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气候水分亏缺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水分亏缺量介于200~600 mm之间;就季节分布而言,水分亏缺的主要时期在春季和初夏,亏缺量一般在180~300 mm之间;就典型站点气候水分盈亏量逐月变化而言,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区域充分发挥水分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9.
云南雨季开始期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EOF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及云南16个地州代表站1961~2002年共4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多尺度周期变化等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第一主要特征是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晚);第二主要特征为云南滇中及以东、以南地区与云南西部雨季开始期反向变化的空间异常分布型态;2)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明显的40年左右长周期、28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和8年左右的年际周期.从小波方差看,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变化以40年和28年左右的变化周期的振动最强,变化最显著,而年际变化相对较弱;3)云南雨季开始偏早期与偏晚期5月份500 hPa高度距平场有着明显区别;4)印度季风与南海季风对云南雨季开始爆发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0.
张丽  刘俊  叶丹 《陕西气象》2022,(2):63-68
利用2010-2019年宜昌研究区2、5、8月和11月晴空天气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结合GIS技术,分析热岛效应昼夜、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热岛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热岛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至东南部平原地带;(2)热岛区和冷岛区面积白天均多于夜间,热岛强度白天强于夜间;(3)夏季热岛区面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