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苏苑 《中国地名》2012,(10):26-29
“世界千年古县”——阆中古城,位于四川北部,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相似文献   
582.
曲东源 《中国地名》2012,(10):11-12
懋功,今小金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小金,藏名“赞拉”,是一种凶猛的神的名字。因沿河产砂金得名小金川。南北朝时期为党项属地。隋属附国嘉良地。唐代纳入剑南道雅州之东西嘉良州。  相似文献   
583.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热播,引起大家对饮食文化的关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形态各异的美食趋之若鹜,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各大菜系的地理差异,领会饮食所蕴含的民俗风情?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移民的扩散而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饮食文化影响很大。一、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于烹饪诞生之时,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随即有传说彭祖为尧帝烧制"雉羹"(鸡汤),到商周时期烹调的原料已经非常丰富,有  相似文献   
584.
龙神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民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也是农业生产的保护神之一.明清时期龙神逐渐传入滇西北地区,明代龙神祠主要分布在永北、鹤庆和剑川等地;至清代龙神祠进一步扩散,丽江、中甸、维西等地多有分布.清代较之明代,滇西北龙祠的数量明显增加,但区域间龙神祠分布不均.滇西北龙神信仰具有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与农业经济发展相促进、龙神信仰民俗化等特点.官方提倡与民间信仰相结合、民众利益需求与龙神“灵验”、移民与文化传播是明清滇西北龙神信仰传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5.
人文荟萃的领主广场 在意大利文化历史名城佛罗伦萨的市政厅——旧宫(Piazza della Signoria)前,有一座L形广场,它得名于旧宫的旧名领主宫(Palazzo della Signoria)而被称为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  相似文献   
586.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经历战术发展时期和战略发展时期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各发展时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笔者主要简述全面发展时期的若干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7.
《测绘通报》2006,(1):67-6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测绘科技高速发展,去年珠峰高程复测,世界最高峰的最新高程8 844.43 m的数字更是测绘高新科技集成的最新标志。在这样的历史时期里,当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我国测绘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测绘先驱们,正是他们身上清正廉洁、严谨  相似文献   
588.
张培强  万志博  马宇 《地学前缘》2005,12(2):197-198
苏鲁-大别合计延伸上百km的含柯石英、金刚石、蓝闪石矿物及榴辉岩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目前被认为是华北与华南地块拼合过程中发育的同一造山带的产物,其在早、中三叠世还是一体的,晚三叠世开始平移或走滑而错开为东西两段。至今,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被平移或走滑至目前所在的位置(王小凤等,2000;徐嘉祎,1981)。随着对苏鲁-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内榴辉岩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构造年代学的应用,对上述观点产生了一些疑问。  相似文献   
589.
丽江感觉     
玉龙雪山的明珠——丽江镇 丽江,位于云责高原的玉龙雪山脚下一个小集镇,从南采到明清都是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丽江古城,自南宋连城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以大研镇的凹方街为中心向外扩展,300多幢明清风格建筑一直延伸到山间,规模达3.8公里。  相似文献   
590.
槟城     
槟城,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她还有个浪漫的名字"槟榔屿"。走进槟城的街巷,殖民时期的老建筑会让你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而不经意间出现在街角的充满艺术感的壁画又会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槟城以槟榔树而得名,并有"印度洋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