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1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311.
312.
文章导出了南半球ΔT表达式,测区约位于63°S,故异常以正值为主,负异常在其南侧。以化极、匹配滤波等方法处理数据得深浅源异常。深源异常自北向南以正负相间的三个条带状异常分别对应着南设得兰群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南极半岛,浅源异常则对应着海峡南北缘的两条断裂。深部异常认为是磁性基底隆拗所致,因太平洋板块对南设得兰群岛的俯冲,那里深部基性成分多,故北部的深浅源异常幅值皆比南部的高。据浅源异常还识别出了与海峡延伸方向垂直的断裂,结合地貌、岩浆岩年龄及地震波速分布,进一步认为南极半岛地区可能发生过西向漂移。  相似文献   
313.
314.
朝鲜东部大陆边缘的区域走向滑移断裂及其对东日本海郁陵盆地演化的构造控制作用S.H.Yoon,S.K.Chough日本海主要由日本盆地、大和盆地及郁陵盆地构成。郁陵盆地位于日本海东部,属俄罗斯板块(或阿穆尔微型板块)的东部边缘,南部与菲律宾海板块接壤。...  相似文献   
315.
在本区正常海盆的表层沉积物中首次发现了微晶——细晶的自生石膏。细晶石膏0.5~2mm,呈单晶或双晶散布在S_2站位的砂、砾质沉积物中。石膏晶体中常包裹有细小的石英砂粒或岩屑。有的呈放射状晶簇选择性地附生于砾石表面或凹坑中;微晶石膏十几至几十微  相似文献   
316.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水螅水母类和栉水母类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林茂  张金标 《海洋学报》1989,11(5):621-628
本文根据采自台湾海峡西部海域4个季度月的169份浮游动物定量样品,分析了水螅水母类和栉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个体数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着重就其与环境的关系做了探讨。结果表明,水螅水母和栉水母的个体数高峰出现在春季,分别为330个/100m3和157个/100m3所记录的67种水螅水母和栉水母根据其生态习性,大致可分为近岸暖温性、近岸暖水性、近岸狭暖水性、大洋广暖水性和大洋狭布性等5个生态类群。它们在调查海区的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闽浙沿岸流,粤东沿岸流和外海暖流(南海暖流和黑潮支流)的动态。  相似文献   
317.
吕宋海峡黑潮季节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剑  侯立培  谢巨伦 《海洋预报》2006,23(Z1):60-63
本文根据吕宋海峡所处海域(17°~23°N、117°~122°E)1、4、7、10月的0、100、500m流场图、南海北部和台湾以东海域(17°~30°N、110°~130°E)逐月标准层温度场以及1、4、7、10月平均SSH场等相关资料,分别从冬、夏、春秋三种季节描述吕宋海峡黑潮流的季节特征,并试图从黑潮产生的机制着手,结合季节性风场及实际温盐分布状况,分析吕宋海峡黑潮的季节变化原因以及吕宋海峡黑潮对南海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8.
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水体的有孔虫标志适合于底栖有孔虫生活的北大西洋咸水周期性地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随着往东北方向远离海峡,有孔虫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在现代波罗的海生活着12至38种底栖有孔虫,其中大部分为凝集种。随着北大西洋海水进入波罗的海...  相似文献   
319.
320.
南海海洋动力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主要从动力学角度回顾了近年来与南海环流有关的南海物理海洋学调查与模拟研究的进展。目前,对南海上层海洋海盆和次海盆尺度季节性环流的基本模态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对特定区域中尺度的环流特征也达成共识。已有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南海准定常涡旋的空间分布,获得其时间演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其形成和演化的可能因素;研究行星波动在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过程中的作用,获得南海低阶行星波动的速度场分布以及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的典型时间尺度;分析并讨论南海与其周边海域,尤其是与西太平洋海域水交换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初步了解海峡水交换的季节差异及其水平和垂向结构,提出黑潮入侵南海的几种形式。未来南海环流的研究方向将扩展到能量学机制方面,并包括热量、动能、动量和涡度等物理量的多时空尺度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