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711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1489篇
海洋学   50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王根贤  陈必河  郑正福  周超 《地质论评》2021,67(6):1557-1585
湖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格局以桃江—白马山—苗儿山一线为界,其南东为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周家溪组陆屑浊积深水盆地相,陆屑来自更南东的湘中南褶皱山地;其北西为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龙马溪组沉积洋盆,南东后缘是上陆棚相,北西前缘是下陆棚相,陆屑都由南东湘中南褶皱山地提供。至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发生巨变:龙马溪组顶部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末即大约440.8±1.2 Ma时,发生华夏洋壳板块向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事件,华夏洋壳板块周家溪组本身褶皱造山为华夏褶皱山地,华夏洋壳板块洋盆关闭。同时华夏洋壳板块以A型俯冲形式下插到扬子陆壳板块之下,并使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崛起形成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后者将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牵引、挠曲和凹陷成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小河坝组是该弧后前陆盆地的沉积盖层,陆屑都由南东的雪峰造山带提供。该弧后前陆盆地沉积了三角洲相—滨海相的小河坝组,向北东、北西和南西方向相变为台地相石牛栏组,再向北西陕南紫阳相变为盆地相斑鸠关组。小河坝组两次采集的重砂样均出现蓝闪石,它是蓝闪石片岩标志矿物,蓝闪石片岩是确认加里东期华夏洋壳板块与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及形成雪峰造山带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92.
孟庆涛 《地质与勘探》2021,57(1):122-135
内蒙古北山地区阿民乌素蛇绿岩是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变质辉长岩和极少强蛇纹石化橄榄岩组成。变质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453±12 Ma,形成于晚奥陶世。强蛇纹石化橄榄岩MgO(36.90%~37.44%)、Ni(1980×10^-6~2232×10^-6)、Cr(2312×10^-6~2506×10^-6)含量高,而Al2O3(0.59%~1.41%)、TiO 2(0.01%~0.02%)和∑REE(0.85×10^-6~3.25×10^-6)含量低,具亏损地幔岩特征;变质辉长岩MgO(7.22.20%~11.66%)相对含量高;Al2O3(15.61%~18.79%)、TiO 2(0.20%~0.29%)、P2O5(0.01%)、K2O+Na2O(1.36%~2.43%)含量低,且K2O相似文献   
93.
刘云华  王硕  吕鑫  孙健  徐丽  杨本昭  范媛媛  孟茹 《岩石学报》2021,37(6):1933-1947
石泉-汉阴成矿带是南秦岭重要的金成矿潜力区,是秦岭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多期次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本文选取石泉-汉阴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黄龙、长沟和金斗坡三个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尽的野外及井下地质调研、室内显微构造观察及同位素追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成矿带内的构造活动期次,确定了与成矿有关构造体系的性质,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研究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共有四期构造活动,分别为成矿前的韧性剪切构造(S1)、成矿早期的韧性剪切构造(S2)、主成矿期牛山-凤凰山隆起形成的拆离滑脱构造(S3)以及成矿期后的脆性构造;(2)成矿期早期韧性剪切构造中矿化现象并不显著,主要对区内矿床的成矿物质起到了预富集作用,而成矿主期与滑脱构造同时期的由岩浆分异而来的含矿热液叠加在早期矿化带之上才形成了区内的金矿床,其成因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3)成矿早期的韧性剪切构造形成于晚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碰撞拼合的造山作用,主成矿期次拆离滑脱构造活动则为板内演化阶段由伸展塌陷造成的差异隆起所致。  相似文献   
94.
邵小月  唐红峰 《矿物学报》2021,41(6):713-72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发育大面积的后碰撞花岗岩,依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分为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为了探讨这些花岗岩的成因,我们以研究区内卡拉麦里蛇绿岩套基性岩(蚀变玄武岩、辉长岩)和代表沉积物的东准噶尔泥质岩的混合物(基性岩:泥质岩质量比9:1)为初始物,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部分熔融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90%蚀变玄武岩+10%沉积物的混合物在925℃、1.0 GPa、加水量0%~4%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了准铝质花岗闪长质熔体,与熔体共存的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熔体具有低SiO2、A/CNK,高A12O3、FeO*、CaO的特征,在成分上与研究区内后碰撞Ⅰ型花岗岩类似;而90%辉长岩+10%沉积物的混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加水量2%~4%部分熔融形成了弱过铝质英云闪长质熔体,与熔体共存的矿物相为角闪石,熔体具有低SiO2,高A12O3、FeO*、CaO、A/CNK的特征,与研究区内后碰撞Ⅰ型花岗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东准噶尔地区Ⅰ型花岗岩岩浆可能是蚀变玄武岩加沉积物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部分熔融所形成,而高SiO2含量的A型花岗岩岩浆不能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通过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出露在康古尔韧性剪切带西段的色尔特能超镁铁岩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结果显示:色尔特能超镁铁岩发生了强烈蛇纹石化,基本蚀变成蛇纹岩;岩石主量元素具高Mg (w(MgO)=36.15%~37.96%)、高Cr (w(Cr2O3)=0.32%~0.36%)、高Ni (w(NiO)=0.17%~0.21%)、低Si (w(SiO2)=40.50%~41.92%)、贫Al (w(Al2O3)=1.19%~1.77%)、低Fe (w(TFeO)=6.98%~7.87%)特征,Mg#值为94.71~97.73,m/f值为8.03~9.42,属于典型镁质超镁铁岩,推测原岩为斜方辉石橄榄岩;稀土元素总量w(ΣREE)=1.44×10-6~2.92×10-6,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微弱富集近平坦型,w(La)N/w(Yb)N=3.09~5.49,具一定程度的负Eu异常(δEu=0.48~1.09)和负Ce异常(δCe=0.53~0.60);微量元素富集Ba、U、Ta,亏损Nb、Ti。色尔特能超镁铁岩属变质橄榄岩,是SSZ型蛇绿岩的底部组成单元,由原始地幔经2%~10%部分熔融形成的亏损地幔岩,其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中的洋内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96.
嵩县喂母寺钨锰多金属矿区位于华熊台缘拗陷东段,熊耳山隆起与嵩县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为近年来在豫西地区发现的新型钨锰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在断陷盆地边缘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已圈出钨锰多金属矿体3条,钨、锰、铅、铁共生.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热液等因素控制,矿床成因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岩浆期后热液型钨锰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7.
Houfangzi graphite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graphite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Block in Hebei Province, which belongs to regional metamorphic type graphite deposit. In this paper, through rock-mineral determination, IP ladder sections and exploratory trench survey, the authors have discussed its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d its ore gene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e bodies are mainly in the graphitic marble of Dongjingzi Formation of Hongqiyingzi Group, which are stratified and controlled by layers, with NE trend and NNW inclination. The IP anomaly shows that Houfangzi graphite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resistance and high polarization. Ore bodies are stable and of big scale, and their fixed carbon content ranges from 1.42% to 3.28%,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large graphite deposi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came from granulite and graphite marble, while the regional metamorphism i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of Houfangzi graphite deposit, with the enrichment and increasement caused by late magmatic activity and migmatization.  相似文献   
98.
以镇海、奉化分别作为宁波沿海和内陆空气质量代表站。基于代表站2013-2017年污染物资料和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冬季激光雷达资料,对比分析宁波地区沿海和内陆站点的空气质量差异;利用NCEP的GDAS(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资料和ERA-Interim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评估两地气溶胶来源及大气自净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宁波沿海和内陆地区中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于冬季,冬季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镇海NO2浓度较奉化显著偏高,而两地PM2.5 和PM10 浓度差异较小。冬季镇海和奉化3km以下都存在消光系数大的气溶胶集中层,镇海3km内消光系数平均值较奉化偏高约40%。两地中度及以上污染时,镇海和奉化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来自宁波西北方向的内陆地区,比例分别为90%和63%,镇海地区其余10%左右来自近距离低空偏东气流的输送,而奉化地区有37%来自浙江西南部的短距离输送。冬季当宁波地区出现区域性优和中度以上污染时,浙江北部沿海分别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空气质量优时混合层内平均风速大于中度以上污染时。浙江省大气自净能力比值呈自西北向东南减小,宁波地区优等空气质量大气自净能力约为中度以上污染的 1.5倍。大气自净能力在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差异显著,可作为大气污染发生、发展和消退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本文利用NCEP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对2016年7月30日发生在华北、辽宁附近的一次强飑线过程中后向入流的演变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在中纬度新生冷涡槽前,低层有水汽辐合区和地面辐合线对应,且过程中伴有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释放。飑线后部中层(冷涡槽后)一直存在α中尺度西风大值带,此大风速带造成了上下层相反的水平涡度,并形成喇叭形环流结构,该结构不同于经典飑线结构。飑线后部水平方向上水平涡度分布不均匀,并形成水平涡度旋度上正下负的分布,即导致中层强风区上部上升运动、下部下沉运动,该下沉运动引发飑线中的后向入流和低层强风速带形成。在中层,飑线的后部边缘始终有较强的风速大值带伴随飑线的发展,该大值带的形成与对流强弱和非热成风涡度有关,对流过程中低层非热成风涡度为负,中上层非热成风涡度为正,导致飑线后部中层西风加速和低层西风减速,有利于后向入流的发展和飑线的维持,当对流减弱时,非热成风涡度与后向入流均减弱。文中给出了后向入流形成演变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