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观察火龙罐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分级(MA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的上肢FMA评分、BI评分、MAS等级、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康复训练更佳,可明显改善上肢及手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提升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本文设计了一款集机、电、控、图像处理于一体的教学机器人实验平台,将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运动控制、图像处理等技术有机融合,不仅提供了机器人关节装配及实物图演示实验,易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掌握机器人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而且基于开放的控制实验平台,能够完成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驱动控制、轨迹规划、图像处理及基于视觉引导的物体识别与抓取等实验.该实验平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3.
水下机器人运动的S面控制方法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由于水下机器人的强非线性以及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港湾环境下水声的噪声大,因此,水下机器人进行精确作业时的运动控制一直是其实用化过程中困扰人们的问题,通常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有PID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和模糊逻辑控制器三种,但是,由于这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参数难以确定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模糊逻辑控制方式出发,借鉴PID控制的结构形式,推导出一种全新而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法,定义为S面控制法,从水下机器人的水池试验和海上实验来看,不论是定点的控制精度还是运动过程中的控制效果都较令人满意,尤其是在风浪,潮流都比较大的海上实验中得到验证,鲁帮性很好。  相似文献   
154.
捞雷机器人爬行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沿半埋雷体表面爬行的捞雷机器人爬行机构的结构和原理。该机构应用于捞雷具作业系统上,能实现捞雷具沿圆柱体的前进、停止、后退与夹持功能。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介绍了自主式无缆海底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概述了中、日、美、法、俄等世界上主要国家研究自主式无缆海底机器人的进展情况,并对日本研制的“水下探索者”号作了较全面介绍。还就实用化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如何根据近年来海上走私的新特点,利用成熟的声纳探测和水下机器人技术,进行反走私水下取证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对系统的组成、性能及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地铁修建过程中穿越运营地铁线路时需动态监测隧道的安全状态问题,该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以0.5~2h/次的频率对监测点进行全程观测。断面数据分析表明:在下穿过程中,上下隧道间距在1.823和6.028m之间存在某个临界距离,当小于这个临界值时,穿越时要注意隆起对既有隧道,尤其是对道床轨面沉降差的影响;盾构机从进到出1号线左、右线隧道引起的沉降量各占相应穿越线路总沉降量的50%~86%,盾构穿越已有隧道的过程应增大观测频率,及时进行二次注浆;总的监测断面布设数量不受上下隧道间距的影响,距离上、下隧道正交断面10m外的相邻断面只需布设两个观察点。从而实现最优点位布设密度和监测频率,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8.
特种罐在能源的储备和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特种罐现有容量计量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提出了基于放样原理和测量机器人实现特种罐容量快速和精密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将特种罐容量计量转化为点位放样问题,较好地克服了全站仪现有测量技术的缺点,并利用软件实现了特种罐容量计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修正和报表输出的一体化.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59.
边坡位移监测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边坡位移监测是保证边坡在施工和使用期内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且较成功的边坡监测的技术手段,分3个阶段对边坡位移时间预报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叙述,并分析了边坡监测的发展趋势同时做出了展望,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和滑坡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一、引言建筑物变形监测是反映大坝安全状态的三大物理量之一,变形监测包括水平、垂直位移等监测。滑坡突发性强,危害巨大,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质灾害类型。近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滑坡的安全监测及预报,并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致力于该项具体研究工作。建筑物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