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贝类杂交及杂种优势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中国是个海水养殖大国,也是贝类养殖大国,贝类养殖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在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有20余种,但主要种类如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mopecten irradian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近江  相似文献   
12.
小偃54是一个具有杂种优势、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通过在豫南试种、示范及对其生理机制探讨发现:它有发达的根系,可在逆境中充分吸收营养、水分等,以满足自身营养需要和加大蒸发量,以调解渍水及旱灾条件下的生理功能和提高抵御病、旱、涝、倒伏等自然灾害的抗逆能力;具有旗叶中等、旗叶上挺的特征,因此通风透光较好,冠层温度较低,具有较高的抗干热风能力。此外,它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优质小麦,又是氮高效基因型,既能在逆境胁迫下充分吸收营养,又能用自身能量维护渍水条件下的生存需要,同时它又是属于高效低营养基因型。尤其适合在低磷协迫下利用其自身遗传生理特性去活化吸收营养,调解抗逆能力,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坛紫菜品系间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型坛紫菜(♀)和经过人工诱变选育获得的红色型(♂)坛紫菜进行杂交获得丝状体和叶状体,从中挑选5株具有一定生长优势和其它经济性状的藻体分别进行体细胞克隆和丝状体培育,获得5个性状稳定的子代品系(品系A,B,C,D,E)。然后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杂交亲本及这5个子代品系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从67个引物中筛选出了21条能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共得到366个扩增位点,其中34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4.8%,扩增的条带大小在400~4 000 bp之间。通过对扩增带谱的统计分析,发现5个坛紫菜杂种子代品系同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相似性平均值分别为0.519 1和0.555 1,都明显低于两亲本间的遗传相似性0.6120;并且5个杂种子代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550 1,期望杂合度0.320 0,Shannon多样性指数0.472 0都要明显高于两亲本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390 7,期望杂合度0.195 4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0.270 8。由此表明杂交使得坛紫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杂种优势。从扩增带谱的统计结果,还可看出5个杂种子代同两亲本的遗传距离不是对等的,全部都稍偏向母本,聚类分析结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说明细胞质基因在坛紫菜遗传性状的表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对ISSR技术在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单杂10号”的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杂种优势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采用来自韩国野生的栉孔扇贝和中国养殖的栉孔扇贝以及发病区存活个体作为亲本 ,构建韩国野生×韩国野生、韩国野生×中国养殖、韩国野生×中国养殖发病区存活个体以及中国养殖×中国养殖共 4个交配组合 ,通过对F1 代个体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测量 ,比较不同群体的生长情况。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F1 代不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 ,研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说明栉孔扇贝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杂种优势。韩国野生种群和中国养殖群体以及发病区存活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0 3 6 6和 0 0 0 5 7,以上 4个F1 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的理论值分别为 0 2 83、0 2 6 7、0 2 6 8和 0 2 6 6 ;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 0 76 5、0 76 0、0 76 0、0 73 5。表明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遗传分化 ,其杂种优势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人工选育亲本的最佳组合方式,作者采用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对3个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建立了9个自繁和杂交组合群体,研究了亲本和子代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研究结果表明:9个群体对温度、盐度胁迫的耐受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耐高温性状中亲优势(MP)和超亲优势(BP)的变化范围是–17.71%~52.95%和–30.07%~37.96%,其中UM和UH群体的杂交中亲优势均值最高,达到38.61%;耐低温性状MP和BP的变化范围是–22.04%~77.03%和–33.93%~31.17%,其中UM和TZ群体的杂交中亲优势均值最高,为60.85%;耐高盐性状MP和BP的变化范围是–39.41%~76.96%和–42.12%~19.07%,其中UM和TZ群体的杂交中亲优势均值最高;耐低盐性状MP和BP的变化范围是–44.89%~37.05%和–45.68%~28.21%,而UM和TZ群体的杂交中亲优势均值最低,仅为–9.855%;杂交后代耐受性的表现受到父本、母本一般配合力以及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共同影响,其中UM群体耐高低温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而TZ群体耐高低盐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UM×UH为强优势组合,存在较强的抗逆非加性效应,杂交优势明显。本研究从数量遗传水平评估选育群体对温盐的耐受性能,可为进一步家系选育提供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最佳的交配组合方式,以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凡纳滨对虾群体为亲本,经交配构建12个组合F1代.利用ASReml4软件估计凡纳滨对虾12个组合105日龄的生长和耐综合胁迫(高盐(35)、低pH(6±0.1)与高氨氮(70?mg/L)共同胁迫)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  相似文献   
18.
九孔鲍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杂交一代生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汕尾养殖群体(BD)和深圳野生群体(YS)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YS♀×BD♂、BD♀×YS♂、BD♀×BD♂和YS♀×YS♂4个组合的F1代,对其卵径、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幼体变态率,以及40、70、100、160、220、280日龄幼鲍的存活率及壳长、壳宽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卵径比养殖群体大12.14%,差异极显著(p值<0.01);受精率、附着率、变态率,杂交组显著大于自繁组(p值<0.05);杂交组在幼体存活率、稚贝主要生长性状与自繁组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幼鲍存活率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14.89±3.60)%~(43.00±2.15)%,壳长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5.18±1.46)%~(18.52±2.12)%,壳宽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6.17±1.09)%~(16.72±1.26)%,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9.86±1.25)%~(12.55±1.26)%;通过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杂交育苗能提高九孔鲍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9.
于2010年6月,以性状优良的白黄壳内面F2代菲律宾蛤仔二元杂交系(WO)与紫壳内面F2代选育系(P)为材料,进行了三元杂交研究,获得了三元正反交组合PWO、WOP,并且比较了各实验组子代在不同阶段生长、存活和变态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从生长上看。三元杂交子WOP生长始终最快,2个三元正反交组幼虫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生长主要受卵源与配对策略的交互作用影响。(2)从存活力上看。三元杂交子PWO幼虫及WOP稚贝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卵源是浮游期幼虫存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3)从变态上看,三元杂交子PWO呈现出一定的变态优势为HmPWO=9.80,卵源、配对策略及交互作用均是影响变态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由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3个实验组鱼的生长性状以及杂交子代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养殖35 d后,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幼鱼较云斑尖塘鳢幼鱼、线纹尖塘鳢幼鱼生长速率大;杂交尖塘鳢体质量为(1.6496±0.0501)g,比云斑尖塘鳢体质量(0.9353±0.1426)g和线纹尖塘鳢体质量(0.6690±0.0687)g差异显著(p<0.05);杂交尖塘鳢的全长为(53.63±0.83)mm,比云斑尖塘鳢全长(42.99±2.21)mm差异显著(p<0.05);从生长速率上看,杂交尖塘鳢幼鱼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平均为105.65%,超过云斑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76.37%,超过线纹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146.58%。在相同的人工养殖环境下,杂交使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幼鱼的生长得到了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