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长江下游仪征河段处于枯季潮流界的上边界,揭示其汊道分流属性及滩槽联动演变机制,对河势控制工程及深水航道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1955—2021年水文泥沙及地形等资料,在汊道分流关系及调整成因上:世业洲右汊的分流属性为枯水倾向型汊道,即低流量时期分流比大于高流量时期;1959—2021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经历了“稳定-下降-上升”的调整过程,上游河段滩槽格局调整及流域来沙减少引起的汊道间不均衡冲刷是分流关系调整的主因;流域流量过程调整、河道崩岸等综合影响引起1959—2017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为减小态势,航道工程实施起到了调控汊道关系的功能,世业洲右汊分流比为增加态势.在滩槽联动演变关系上:仪征河段进口段以展宽为主,世业洲左汊展宽程度大于右汊,左汊河床形态变化与进口段滩槽形态的一致性关系优于右汊,即上游进口段滩槽演变、流域来沙量减少等综合作用会加速了左汊发展;2015年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以来,工程区域淤积且洲体完整性增强,且深槽冲刷及河槽容积增大,表明航道工程已实现汊道分流关系及滩槽调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62.
受上游水库运行的影响,自2003年后长江中游河段河床调整,引起河道自身过流能力的变化.本文选取长江中游城陵矶-汉口河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资料计算了2003-2016年两个水文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及特征流量变化,并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河段尺度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1)螺山站及汉口站2003-2016年的水位-流量关系呈现枯水流量下水位降低、洪水流量下水位抬升的特点;(2)两站年最大流量下对应的水位整体抬升,警戒水位下对应的流量分别减小9%和16%;(3)2003-2016年城汉河段平滩流量有增有减,无明显单向变化趋势,2014年后呈减小趋势.分析断面的过流能力变化,发现螺山站与汉口站警戒流量与动床阻力呈明显的反比关系,过流能力由于河道阻力的增大而减小;床沙粗化、河道相对水深的减小及洲滩植被覆盖度的增大是引起河道阻力增大、过流能力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3.
于1991年在西湖底作15个深度1m左右的钻孔,根据其内微分石藻的垂直分布探索西湖近2000年藻类种群的演替,并藉此反映湖泊的古生境及其富营养化发展的历程,结果显示淡水西湖形成后藻类的垂直分布由下而上可分为3带:(1)附生藻带(短缝藻-桥穹藻-异极藻组合):-85cm至-45cm,以喜酸性及真酸性的附生藻为主,适应于当时的沼泽生境。(2)附生藻向浮游藻过渡带(水花束丝藻-直链藻组合):通常在-30  相似文献   
64.
基于凸壳原理的杭州城市扩展形态演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凸壳原理在城市扩展形态识别中的应用价值,并借此分析杭州市主城区1985~2010年间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及其机理,以期为控制城市扩展形态,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开发活动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凸壳原理在城市扩展形态识别上简单而明确,通过确定已有城市建设用地的凸壳,将城市所有可开发用地明确区分为凸壳内用地和凸壳外用地2类,为采取差别化的空间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构建了基于凸壳原理的城市扩展形态计算机识别方法,有利于在城市扩展模拟中实现城市扩展形态影响因素的定量化表达。1996年之前,杭州市建设用地和凸壳面积增长缓慢,城市形态相对紧凑;1996年之后,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城市不均衡扩展加剧,凸壳面积陡增,城市形态紧凑程度下降。总体来看杭州市城市扩展类型属于外延型,随着凸壳面积的增加,城市填充潜力随之增强,为促进杭州市城市紧凑化发展,应该严格控制凸壳外的城市土地开发。沿主干道的城市开发是城市形态外延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已有建设用地周边以及城市内部次要道路沿线的城市开发,以及城市中心的集聚作用和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是城市形态填充式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郊区化发展和“东扩西进”等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促使特定时期城市外延式发展。  相似文献   
65.
金星宇 《地球》2014,(8):97-100
近11平方公里的西溪距杭州西湖不到5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4A级景区。在西溪,水因为各种动植物的点缀而更加秀美,动植物同样因为水的浸润而更显灵动与青翠。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角,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清灵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苍翠,缓缓流淌过远处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座圆形瞭望台,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登临高台举目眺望,整个西溪尽收眼底。这座瞭望台连同脚下的“山丘”就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湿地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  相似文献   
66.
“我家第一次在三层楼的小洋房里过年,不仅住房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门前屋后的地全部平整出来用于种庄稼,今年是过得最舒心的大年”。桐庐县钟山乡魏丰村农民羊先昌望着眼前平坦的田地,新修的水渠乐滋滋地说。去年钟山乡魏丰村实行整村整理,共投入404余万元,其中国土资源部门拨付273余万元,村集体投入出130余万元,像老羊一样,全村还有33户114人都搬离原来位于高山区的小山村,过上了这种路通、水通,住上崭新楼房的新生活,全村原来宅基地整理后还净增耕地45.645亩。  相似文献   
67.
这是一条神秘的地理分布带,在这条带上,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风景旅游点,也有着许多有史以来让人们感到神秘莫测的未解之谜。百慕大魔鬼三角、埃及金字塔、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九寨沟、杭州西湖。这条神秘带上还串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珍珠,这就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钱江源”。  相似文献   
68.
最近,杭州桐庐县江南镇华丰村东南侧一块平整的土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该村村委接待不少前来联系明年承包耕种的村内外农户。这块1245亩的土地是去年底经过建设用地复垦的地,今年第一季油菜丰收后,种上的黄豆与芝麻长势喜人。这让农户们一改以往对建设用地复垦肥力不足,最初几年难有好收成的成见,纷纷前来联系承包耕种。  相似文献   
69.
劳敏敏 《地理教学》2010,(10):44-46,43
一、课标解读 1.了解方言,感受家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增强家乡情感。  相似文献   
70.
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转型期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写字楼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运用GIS空间密度分析、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探讨了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写字楼空间容量密度分布呈由中心向外围梯度递减格局,并出现多中心融合集聚的形态;写字楼规模容量特征呈现显著的内外围差异性,内城开发密度大而强度小,外围开发强度大而密度小;而规模容量的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级区块发展规模的滞后;写字楼内部企业类型中,基础性依赖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离散,而生产性服务业则趋于集簇式分布;写字楼内部企业存在较大的区位熵差异,即出现一定的地域专业化特征,同时,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块一般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处于发展中的区块则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总体上看,政治、经济和企业微观主体等各种要素,通过相互交织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写字楼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时空演化进程,其中显著表现在城市经济形态转型、城市郊区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政策与政府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