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要介绍了利用二次抛物线拟合法、自报值循环逼近法和参数法进行缺测潮位数据补齐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对实测潮位资料的不连续进行数据补齐。选取4个不同潮汐类型的验潮站(小麦岛、龙口、涠洲、海口),对缺测数据,采用二次抛物线拟合法和自报值循环逼近法进行补齐。选取文登、乳山口、千里岩3个验潮站,对缺测数据采用参数法进行补齐。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于缺测潮位的补齐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二次抛物线拟合法和参数法补齐精度较高,自报值循环逼近法和参数法可补齐较长时段的缺测潮位,二次抛物线拟合法和自报值循环逼近法无需临近验潮站同步实测数据。在工程应用中,需根据缺测时段及时长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是一个潜在的重大风险,为防范气候灾害,应对极端气象海洋事件,需客观、定量地对未来极端海平面变化进行科学预测。为此,基于Copula函数和动态极值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平均海平面变化(包括垂直陆地运动和基准的局地变化)与潮、涌、浪等其他气候变化的增水对极端海平面高度的影响,采用DREAM方法改进Bayes推断对动态极值模型的参数空间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对未来极端海平面高度变化进行预测,旨在改进传统模型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运用该模型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厦门地区未来35年的海平面变化情景进行了模型应用和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33.
由于潮汐和波浪的周期相差甚远,对实时海面高程数据进行相应的低通和带通滤波即可提取潮位和波浪信息。通过对仿真的实时海面高程数据进行平滑滤波、中值滤波、小波滤波等低通滤波,以及椭圆、巴特沃斯等带通滤波结果分析表明:近岸GPS RTK技术可用于潮位和波浪同步测量;对于潮位信息的提取方面,平滑、中值、小波等低通滤波均能很好的提取出潮位信息,其中平滑滤波最佳,且工程中易于实现;对于波浪信息的提取方面,椭圆滤波、巴特沃斯、切比雪夫Ⅰ型等带通滤波均能很好提取出波浪信息。  相似文献   
34.
利用四川地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2019年5~9月短时强降水事件24h累计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极值分布及其与地形、海拔高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平均24h累计降雨量基本在50mm以上,盆地东北部、西南部、南部及阿坝州东部甚至超过100mm,最大值出现在广安,达175mm。四川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开始时间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V”型结构的夜间峰值位相,事件持续时段多为傍晚至凌晨,时长可达10h以上,最长甚至可持续22h。在强降水事件极值的日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和降水量呈单峰结构,在03时达到最大,其后逐渐减小至15时达到谷值,而后再次增大;降水强度呈弱双峰结构,分别在04时和16时达到谷值,13时和18时达到峰值,其日变化呈“增-减-增-减”的特征。四川短时强降水事件与复杂地形有密切的关系,5~6月事件活跃区在四川盆地中部,7月在盆地西部的龙门山脉一带,8月在雅安、乐山附近,9月在盆地北部且频次明显减少;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mm以上,出现在7~8月的盆地西部龙门山一带和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频次和日数逐渐减少,海拔2000m以上地区基本无强降水发生日出现( 峨眉山气象站例外)。   相似文献   
35.
36.
针对台风影响期间的河道设防标准提出1种新的计算方法(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同时比较规范推荐的Pearson-Ⅲ方法以及其它几种适线方法的计算结果,在三维概率预测模型和单因素概率模型的比较过程中,阐述了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在样本选取、多重致灾因素的选取、计算结果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7.
极值分布及其在气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华  李正洪 《气象》1989,15(3):51-55
在气象统计中,常用各种气象要素的极端值来说明气候特征。在大型工程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对一些有严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进行充分估计。例如,在建设高大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大风的破坏作用,设计时要选取适当的最大风速为依据;建造桥梁时,必  相似文献   
38.
39.
40.
广西一日最大降水量的极值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涂方旭 《广西气象》1993,14(4):37-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