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51.
陶琦 《广西地质》2013,(9):19-21
红树林能固岸护堤、养育海洋动物幼崽、为鸟类提供栖息地,生态养护功能极佳。然而,全球的红树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2.
袁立明 《地球》2013,(4):23-25
正生境,通常是指某类生物或生物群落的栖息地环境,具有栖息于其中的生物所必需的各种生存条件(食物、活动空间和生物适应的其他生态因素)。海洋生境是地球海洋在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且不断演变形成自己的特色,它是全球自然长期演变的结果;同时,海洋生境也受人类活动(如渔业捕捞、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153.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河道内生态流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的水力学与栖息地模型,以黄河干流兰州-石嘴山河段为研究样区及该河段的关键鱼种黄河鲤鱼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及水深二水力学因子进行研究,推求该研究样区兰州、安宁渡、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五断面对象物种的流量与权重可使用面积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各断面1975-1985年汛前共11年生态、水文及断面资料的分析计算,归纳出研究断面汛前适合的生态流量分别为195、220、220、220、175 m3/s,计算结果在Tennant法界定的生态流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4.
【目的】从栖息地角度解析东海带鱼种群变动的原因,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通过综述我国60多年的东海带鱼研究成果,从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年间波动、生物学变化等角度阐述东海带鱼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表现。【结果与结论】揭示东海带鱼“衰而不竭”除了与带鱼偏r-选择型的生活史特征和摄饵可塑性强的习性有关外,还与其较强的栖息地环境适应性有关,其中温度、盐度和饵料对带鱼的影响较明显。现阶段应重点从海流(温度、盐度)和关键饵料生物历史变化等角度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原因,为东海带鱼资源保护和生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上海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近10余年来,保护区面临着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鸟类栖息地退化、土著植被萎缩等生态问题。通过实施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新建了25 km长的围堤从空间上阻断了互花米草扩张途径,并形成了"围、割、淹、晒、种、调"的生态治理方针。工程在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内营造了鸻鹬类主栖息区、苇塘区、雁鸭类主栖息区、鹤类主栖息区和科研监测管理区,并总结出各生境类型的地形要素与群落要素配置特点与管理要求。工程还支持了潮间带滩涂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的种群重建与复壮任务。最后,通过规范工程的后续管理和成效监测,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6.
潘星  李维庆  翟亮  张志强  彭义 《测绘科学》2016,41(4):61-65,96
针对大熊猫栖息地近年来受逐渐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呈现"破碎化""岛屿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功能的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选取四川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07和2013年3期Landsat卫星影像,对研究区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类型开展动态监测;并通过选取计算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构建大熊猫运动阻力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自然生态对大熊猫物种基因交流的影响,从空间上对生态功能优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7.
为了量化比较海表层环境及温跃层环境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2010-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实际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所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数据以及Argo浮标所获取的温跃层上、下界水温和深度数据;运用外包络法分别构建了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以及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3种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70.04%;投钩数量比重为70.86%;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24.92%;投钩数量比重为25.79%;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2.17%;投钩数量比重为80.95%;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33.24%;投钩数量比重为32.69%;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1.01%;投钩数量比重为81.54%;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43.51%;投钩数量比重为43.73%。研究发现;基于温跃层上界和下界环境变量的两个HSI模型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基于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且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预报精度高于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海表层环境;温跃层环境;尤其是温跃层下界环境特征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8.
为探讨砾石群对河道生物栖息地自然化改造效果,以江西金沙溪河段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鲢鱼为目标物种,耦合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及栖息地模拟,研究了砾石群布置对裁弯河道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特性及自然化改造效果。结果表明:裁弯河道鲢鱼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AWU)明显减少,弗劳德数在其主流线附近增大,剪切速度值由原河道的横向梯度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砾石群对裁弯河道生物栖息地的自然化改造效果显著,其中河道凹岸高密度布置方式使鲢鱼栖息地可用面积百分率(APU)由裁弯河道的9.20%增长至15.06%,砾石群下游附近水流的弗劳德数由裁弯河道的0.13~0.68骤降至0~0.15,砾石群下游区域形成低速水流区,为鲢鱼在大流量河道中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场所。  相似文献   
159.
《海洋世界》2010,(4):4-4
丹尼斯·张伯伦是当今最卓越的海底探险者之一,他与美国航空与航天管理局(NASA)合作开发了许多很酷的项目,包括水下的栖息地和植物培育实验室。他收割了第一批生长于海床的人工培育的农作物,并在佛罗里达州的基拉戈海岸附近建立了可供两人居住的海底栖息站,  相似文献   
160.
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春汛期生态需水阈值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春汛期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选用二维河流模型River2D,建立栖息地与流量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而应用Mann-Kendall方法,开发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生态需水阈值模型。以第二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五道沟断面附近河段为例,选择松花江流域分布较为广泛的鲤鱼作为对象物种,以流速和水深两个因素表征鱼类栖息地,利用1956~2000年45年的春汛期月径流资料,判定鱼类栖息地在1970年开始发生了突变。在突变前加权可用面积95%的置信区间范围为275.5~915.7m2/km,对应的流量范围为58.8~121.1m3/s,并将其作为研究区春汛期间的生态需水阈值。春汛发生在冰封期刚刚结束的时段,适宜的春汛期生态需水能够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鱼类等水生生物乃至于整个生态系统都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