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闫玉奎 《地球》2011,(4):131-132
近期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核能的开发利用瞬间变成危及全球的一场大灾难,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那么,作为中国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能否经受住类似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112.
李艳琴 《地球》2011,(4):133-134
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造成海啸,导致其福岛核电站发生多次爆炸并出现核泄漏,引起世界性关注。中国核电站是否抗震?又是否需要重新审视海啸可能对我国核电工程造成的影响?本刊记者近期就此专访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凤新。  相似文献   
113.
王建燕 《地球》2011,(9):39-41
近日,全球多地出现水母激增的现象。这些出现在英国、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地的水母不仅吓坏了海边的游客,还干扰了核电站运行。科学家分析称,水母数量激增,可能与近年来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增多、导致海洋水质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4.
即使是初到东京的人,也会觉得3月14日下午的新宿冷清得有点不同寻常。这里,是日本东京都政府所在地,亦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所在地。京王线、小田急线、丸之内线、都营地铁大江户线等多条铁道线路汇聚于此,平日的新  相似文献   
115.
正近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近副主任王毅韧透露,我国有望在"十三五"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同日,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向媒体表示,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将达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面对国防建设和核能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铀资源够用吗?当记者与中核集团铀矿勘查首席专家、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张金带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116.
研究核电站附近海域漂流海藻的漂流路径对保障核电站冷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辽东湾东部海域漂流海藻的分布特征,构建该海域的二维水动力和粒子追踪数值预测、预报模型,基于近年实际观测的海流和潮位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并根据2019年5月至8月释放北斗和GPS浮标采集数据,对该海域相同工况下的海藻漂移路径进行校验,均吻合良好。同时,对该海域7月大潮期,取水口附近海域的海藻堵塞风险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各不同工况下,漂流海藻到达取水口定义威胁区范围内的时间。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够对漂流海藻的漂移路径进行准确模拟,可为科学规避或有效减轻漂流海藻对核电站冷源取水口的堵塞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陈正洪  刘来林  袁业畅 《气象》2010,36(1):79-84
湖北通山大畈核电站是我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内陆地区核电站,为了保障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性,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对飑线出现的一些基本气候特征和设计参数进行科学评估尤其重要。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条途径,收集了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80 km×8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飑线资料,并据此对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与龙卷风对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飑线发生频次的年代、季(月)、一日内差异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对流强盛的时期(段),这些特征与龙卷风基本一致;飑线平均持续时间为95 min,远比龙卷风的17 min长。(2)飑线局地性很强,其中站址东北部和南部50 km以外的地区最多,而站址中心区的通山及邻近的崇阳没有出现,这种特征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系统移动路径有关。(3)飑线的移动方向以自西向东为主,即主要集中在NNW—SSW等7个方位,尤其是WNW、W、WSW等3个方位最多。(4)除风灾外,飑线出现时常伴有强烈的雷电、暴雨和冰雹天气,使灾害加重。(5)与龙卷风相比,飑线风力略小,所以设计风速取12级应当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18.
在分析核电站防波堤常见安全隐患及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对实际的堤防进行模拟检测,探究探地雷达检测防波堤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分析表明,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对防波堤的检测是可行的,且检测准确度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核电站海堤的日常安全检测和维修加固后的成果检验.  相似文献   
119.
介绍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在核电站安全监测中的作用,并依据中国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所依从的标准,对其硬件、软件等进行设计。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据此进行样机制造,并成功应用于实践。结合当前核电的发展趋势,提出核电地震监测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0.
湖北大畈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了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 km×30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核安全导则汇编(上册)》规定的方法详细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核电站的龙卷风设计基准参数,即最大风速为70 m/s(对应概率为1×10-8),平移速度13.5 m/s,旋转半径206 m,最大气压降9.9 hPa,设计基准等级为F3级,这些结论已在设计部门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