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15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81.
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的非饱和土地基沉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饱和土结构复杂,沉降理论计算还不完善,导致地基沉降的计算值与沉降实测值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地基沉降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通过离心机模型试验,对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地基沉降特征进行分析,获得地基的荷载—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土地基在路基填筑期沉降完成较快,施工期可完成总沉降的75%,经过5~6个月短期放置可完成总沉降的90%左右,其工后沉降满足无砟轨道沉降控制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非饱和土沉降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2.
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是认识坝体地震破坏过程和检验抗震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2种坝体材料,利用小型振动台,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加载工况、不同加筋方式的土石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2种坝体材料的初始破坏都首先从坝顶开始,表明坝顶是抗震的关键部位,与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一致;②相同加载条件下,级配较差的碎石料模型坝的抗震性能优于砂砾石料,表明相对于级配,堆石料自身的性质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更大;③由细铁丝网和纱布组成并在坝坡采取包裹处理的复合加筋的抗震措施,抗震效果优于平铺纱布、平铺纱布且在坝坡包裹处理、平铺细铁丝网等的抗震措施。研究成果可供进一步开展土石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材料选择、抗震措施设计等参考。  相似文献   
883.
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材料配比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正确的相似材料是进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前提,然而,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是成功模拟原型工程的关键。经过对大量的相似材料研究现状的调研,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以铁矿粉、重晶石粉、石英砂为骨料,松香酒精溶液为胶结剂,石膏为调节剂的铁晶砂胶结剂作为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比试验,选择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表设置,一共9组配比试验方案,制作小模型试块。通过对小模型试块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获得了相似材料密度、抗压/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指标,运用极差分析法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相似材料参数指标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及影响的规律特性。试验发现,胶结剂浓度对相似材料的主要参数指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84.
陡倾地质结构金属矿床大部分形成于构造断裂带,崩落法开采会产生显著的岩层移动现象。以湖北黄石的金山店铁矿典型地质剖面为基础,构建地质结构模型。通过缩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陡倾地质结构对崩落法采矿岩层移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陡倾地质结构的影响,采空区岩层移动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与地表塌陷破坏3个阶段,其中上盘岩移范围远大于下盘,上盘以倾倒变形破坏为主,下盘以剪切滑移破坏为主;采空区顶板岩层一方面不断崩落填充采空区控制岩移,另一方面形成冒落拱,以拱脚抵制上下盘陡倾岩层朝向采空区移动;当顶板崩落至地表后冒落拱的支撑作用消失,近采空区的上盘岩层发生倾倒折断塌陷,下盘岩层发生剪切滑移塌陷。  相似文献   
885.
沉桩挤土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通过在软粘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和双桩的模型试验, 研究了沉桩挤土效应, 获得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变化的规律, 并对压入单桩与双桩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86.
土-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土层边界影响问题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初步探讨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试验中土层侧向边界的影响情况,研究了土层边界处加入橡胶层后的作用,从而为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试验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87.
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试验中传感器位置的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软土地铁车站结构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过程中,对传感器设置位置的优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按三维问题的分析论证地铁车站结构在横向激振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据以确定可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的断面的分布范围及主观测断面的位置;按二维问题的分析论证地铁车站结构在横向激振作用下的变形趋势,据以确定观测断面上传感器设置的优选位置;以及在满足基本信息采集要求的前提下,对可供采用的信息采集通道进行优化分配的方法。成果对试验获得成功起到了保障作用,对同类试验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8.
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地基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黄骅港北防波堤工程为依托,对土工织物加筋软粘土地基及斜坡式防波堤体系的固结过程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地基土体固结过程中防波堤-加筋垫层-基体系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发展及织物拉应力分布和发展,验证离心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的作用机理为其抗拉性限制自身横向变形,通过与附近土体的摩擦作用限制其侧向变形;(2)加筋减小防波堤-垫层-地基体系的高应力水平区,避免堤身与地基高应力水平区域的连通,增强系统稳定性;(3)在离心试验采用的分层地基的条件下,加筋减小了浅层软基和堤身的侧向位移量,对系统总位移有抑制作用;(4)试验中织物替代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发挥程度较低,其与砂垫层间摩擦强度的发挥水平约为23.8%。  相似文献   
889.
为了研究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特性,通过开展大比尺刚性挡土墙模型试验,采用人工控制挡土墙位移的方式,分析轻量土作为墙后填土时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轻量土的侧向土压力随着挡墙位移量的增加先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侧向土压力在挡墙位移量为3 mm时初步达到稳定状态,对比发现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显著小于重塑黄土,这表明轻量土可以有效降低墙背主动土压力。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处于0~0.16之间,沿着挡墙分布较为稳定,而重塑黄土主动土压力系数介于0~0.57之间,显著大于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经朗肯理论值与模型试验值对比分析,发现轻量土的朗肯主动土压力小于试验值,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处于0~6.32 kPa之间,其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忽略不计。鉴于模型试验中墙背与填土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朗肯理论在计算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时仍较为准确。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传统理论分析,揭示了轻量土的主动土压力特性,对于完善轻量土土压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0.
深海采矿系统中的长距离垂直输运管道在工作中具有复杂的流固耦合力学特性,在生产作业中其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面临严峻考验。建立深海采矿系统从海底到水面的完整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对于其中的长距离垂直输运管道的环境载荷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重点分析管道顶部轴向张力和剪力的大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深海采矿系统的长距离垂直输运管道中,轴向张力在结构载荷占主要成分,由波浪引起的结构轴向张力增加会达到管体自重的38%~48%。因此,选择合适的作业工况对降低结构载荷,加强结构安全性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