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厄尔尼诺是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会造成全球性气候灾害,特别是热带太平洋周围地区。对我国的旱、涝、冷暖也有影响。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是本世纪最强的一次,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72.
短期气候变化是指时间尺度为半个月以上到季度的气候变化。如果某月或某个季度气候变化距平的绝对值大于90%以上年份的变化值,则称该月或该季出现了气候异常。许多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洪涝、持续低温和持续高温等,都与短期气候异常有关。由于这类气候灾害常常会给国...  相似文献   
73.
李贵福  解明恩 《地震研究》1996,19(2):154-161
本以丰富的气象资料分析讨论了本世纪以来云南发生Ms≥6.0级地震的气象特征与气象效应。认为云南强震与北半球、中国及云南的气候变化、太阳活动、旱涝有关,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压、气温的变化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4.
75.
我国秋季降水、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首先利用1951-1999年资料,研究了我国秋季(9-11月)降水、温度的时空特征。找出我国秋雨明显的地区。然后划分秋季的旱涝年及秋季气温的冷暖年。并研究旱涝、冷暖年的气候变化特征,最后利用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我国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气候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76.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9,(3):10-10
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最引人瞩目的往往都集中在气温升高、灾害多发和水资源紧缺三个方面。气温的升高会造成原本覆盖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陆地及极地表面的冰层融化,大量的增水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威胁沿海国的海岸线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居民。  相似文献   
77.
当前,我国南方地区已经进入汛期,北方即将入汛。从6月1日起,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全面进入主汛期,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将进入多发期。要清醒认识今年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立足防大汛, 绷紧防汛这根弦。去年秋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降雨分布极不均匀,一些江河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超警戒水位洪水。今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从气候趋势预测看,6月至8月,全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支主要多雨带,北方多雨带位于东北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黄河中上游大部至新疆北部等地区;南方多雨带主要位于江南南部至华南东部。多雨的范围比去年要大,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重,年景总体比去年要差。  相似文献   
78.
79.
文章利用NCEP再分析图,根据华北2000年1月冷湿多雪白灾、4月暖干强沙尘暴的情况,对其气候异常特征、环流异常特征、太平洋SST场变化以及南方涛动的ENSO事件等进行图解分析.指出华北气候异常事件与大气环流、北太平洋SST异常有关.造成了冬季1月东亚阻高和春季4月北太平洋-白令海阻高明显偏强、偏北,而二者的强度和位置又决定东亚大气环流的位相和天气特点。两次气候异常事件与1月东亚反气旋频发过程、4月东亚气旋频发过程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2004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丽娟  许力  江滢 《气象》2005,31(4):27-31
20 0 4年上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海洋状况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增暖;2 0 0 4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夏季西伸脊点位置偏东、脊线位置偏北;6月上中旬贝加尔湖以西地区50 0hPa高度场偏高,7月中旬和8月中旬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场偏高;2 0 0 4年南海季风爆发时间接近常年,南亚夏季风偏强;青藏高原50 0hPa高度场偏高,冬季积雪较常年稍偏多;2 0 0 4年上半年,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普遍受到抑制,7月后期开始,1 6 0°W以西海域上空对流活动较常年明显增强。2 0 0 4年中国气候异常可能是下垫面热力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