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Kohler方程是云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公式,是云滴形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中对Kohler公式推导和假设提出了一些疑问,如未考虑液滴生长过程中浓度、范德霍夫系数等变化对方程所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方式,同时利用另一种推导方式讨论Kohler公式的应用,加强了Kohler方程与实际云滴核化过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
25—200℃氯化钠溶液中金配合物的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玉山 Barth.  J 《地质论评》1996,42(5):430-433
用高温喇曼光谱技术测定了0.05mol/kg Au和1mol/L NaCl中性水溶液中的金所配合物及其结构。结果得出,25-150℃溶液中闰面正方形结构的AuCl3(OH)^-占优势,当在150℃以上时AuCl3(OH)^-发生酸化脱水,生成AuCo^-4,它在高温时有由平面正方形结构歧变为四面体结构趋势。  相似文献   
23.
硫酸盐还原菌的驯化培养及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因素法及静态实验法研究驯化所得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旨在对影响菌群生长的因素及脱硫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群属于中温菌,培养与应用均以35C为宜;生长环境酸碱度较宽,适宜的初始pH值为7.5左右;可在较高的氯化钠浓度下生存,适宜的浓度范围为10%左右。同时,脱硫实验表明菌的脱硫性能和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随硫酸根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4.
石煤钠盐焙烧气氛对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煤钠盐焙烧是复杂的气、液、固多相化学反应,焙烧气氛对钒焙烧转化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钒价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氧化—氯化焙烧下,提高气相中HCl或Cl_2分压,使钒转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试表明能提高5~20%,半工业生产试验提高5.4%。该技术简易可行,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氧化—氯化焙烧的技术条件、焙烧温度、时间、含碳量及钠盐配比等作了全面研究。通过气体成分分析,焙砂浸出液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鉴定,对氧化—氯化焙烧提高钒焙烧转化率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利用合成纯软钾镁矾晶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8、3.054%)溶液、不同温度(25、50、75℃)对软钾镁矾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并且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求解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NaCl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MgSO4先于K2SO4溶解进入溶液中,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K2SO4结晶速度也越快,NaCl的盐析作用越明显,软钾镁矾溶解达到K2SO4过饱和并析出所需时间缩短,溶解受扩散和表面反应控制,K2SO4结晶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合成纯软钾镁矾晶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8、3.054%)溶液,不同温度(25、50、75℃)地软钾镁矾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并且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求解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NaCl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MgSo4先于K2SO4溶解进入溶液中,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赵快,K2S 晶速度也赵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氯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6.40%和12.80%)对体湿质量为1.041~1.104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的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3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钠显著地影响对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而对摄食量和吸收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0.80%氯化钠水平,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3.20%,6.40%和12.80%氯化钠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湘中溶蚀丘陵区示踪试验— — 以湖南新化为例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二叠系茅口组灰岩以亮晶颗粒灰岩、泥晶颗粒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为骨架,裂隙溶洞为含水空间的介质类型,在以湘中为中心的溶蚀丘陵区普遍存在,湖南新化大树—— 华山一带具有典型代表性。两次示踪试验表明,雨季的岩溶水流速快,滞后时间和延续时间短,而旱季正好相反,这是茅口组灰岩岩溶发育和岩溶水特征的反映。近南北向展布的茅口组灰岩东西两侧完整的隔水边界和谷间地块分水岭的存在,使每个谷地都具有完整的补径排体系,从而形成多个小型岩溶水系统。如果在这些岩溶谷地中修坝建库,只要坝址座落于龙潭组砂岩之上,一般不会发生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29.
土壤氯化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谱反射率快速、无损的检测优势,以于田地区不同氯化钠含量土壤光谱反射率作为信息源,探讨利用反射光谱估算土壤氯化钠含量的可行性。于2012年7月对于田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在测定土壤光谱反射率及氯化钠含量的基础上,对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建立了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并利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检验,进而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模型估算结果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反射率二阶微分光谱是预测土壤样本氯化钠含量的最佳光谱指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是建立土壤光谱与氯化钠含量关系的最优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812和0.105。利用反射光谱估算土壤氯化钠含量,通过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提高估算精度,可实现在区域尺度上的土壤盐渍化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30.
通过用QHS氯化钠浮选剂分离察尔汗盐湖光卤石矿中氯化钠的方法,使用QHS—1型氯化钠浮选剂后,富集的精光卤石钾含量提高到25.5%左右,氯化钠含量降到5%以下,氯化钾相对收率95%左右。使用QHS—2型氯化钠浮选剂后,富集的精光卤石中氯化钾含量提高到25%左右,氯化钠含量降到3%以下,氯化钾相对收率9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