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0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397篇
大气科学   355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1035篇
海洋学   675篇
综合类   595篇
自然地理   9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MODIS数据在广西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MODIS数据广西遥感影像,用监督分类法做出了地物覆盖分类图,用主成分分析法做出了土壤侵蚀强度图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图。  相似文献   
92.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近年来.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位下降及水域面积减小、草原退化、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等。文章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及1987、2000年TM卫星图像作为遥感信息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旨在查明青海满地区耕地、沙质荒漠化土地和水域等生态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化规律,为青海湖地区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表明,25a来,青海湖地区的耕地及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明显的扩大,而水域面积出现明显缩小,同时由于湖周各河流土壤侵蚀的加剧,在部分河流入湖处泥沙淤积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93.
郭健 《地下水》2005,27(6):493-496
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区近十余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为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矿地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也是浙江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自1999年编制和实施《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来,全省各类矿山总量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原则,已从原有的13620个,到2004年年底已压缩到4824个,矿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积极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废弃矿山矿地整治的新路子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废弃矿山矿地的整治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据统计,…  相似文献   
95.
为推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与服务,为国家、相关行业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基础上,开发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本文从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土资源部实施的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探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的技术解决方案,搭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并实现网络环境下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的各种类型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96.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成因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和科技界广泛注意。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6个主要特点,并用自然和人文社会学观点解释了变化的成因,提出气候变化是该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中最活跃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影响方式,但在人类主要活动地区盆地主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国土资源通讯》2005,(8):47-48
为加快废弃露采矿山环境的恢复整治,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景观,推进生态省建设,现就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云南气候、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变化 ,评估了近 50a云南气候生态与环境的现状、变化和成因。在IPCC等相关工作的启示下 ,初步提出了云南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
1区域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简状 1.1地貌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嫩江下游左岸,占据松嫩平原最低平的部分。起伏不大,平均海拔高度135~145m。嫩江纵贯本县西部,流经146.7km。乌裕尔河从县北部流入,呈无尾河漫流。江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在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连绵起伏的沙岗。乌裕尔河一部分渗入地下。抬高地下水位,部分汇集地表洼地,形成区域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泡,像繁星一样撒遍草原。由于排水不畅。地表水长期不外流,加之县域内气候干旱、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使水溶性盐分逐渐积聚于地表,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做到适度开发,稳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