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0篇
  免费   3484篇
  国内免费   6411篇
测绘学   673篇
大气科学   1354篇
地球物理   2577篇
地质学   12074篇
海洋学   2554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944篇
自然地理   2363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838篇
  2022年   883篇
  2021年   895篇
  2020年   842篇
  2019年   972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1055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1091篇
  2006年   1067篇
  2005年   907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从海岛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谈海岛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往往远离大陆,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独特,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而其具有的这些明显区别于陆地环境的特征决定了对海岛的保护与利用不能仅靠传统环境保护法律的一般性规定,必须进行专门立法以解决当前海岛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2.
优化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若干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93.
皱纹盘鲍底播放流增殖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同时有利于恢复海底资源。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海区选择 皱纹盘鲍底播放流增殖海区应具备以下七个条件: ①水深:以3~5米为宜。②底质:以岩礁或卵石密布、海藻丛生的海区为佳。③水温:海区底层水温周年低于25~25.5℃。④溶解氧饱和度终年在85%以上,盐度在30~32之间。⑤海水透明度周年平均4~5米。⑥海底敌害生物  相似文献   
94.
唐锦龙 《海洋学报》1992,14(5):142-147
前 言 分析样品来自我所叶德赞同志于1981年底参加澳大利亚第一次南大洋地球科学考察时,由美国维吉利亚大学潜水员在水深26m处湖底采集的稠密胶絮体中提取的.本文根据考察者现场观察搜集的第一性资料和室内一系列综合分析结果写成. 近年来,研究粘土矿物结合陆地的地质状况和地貌来探索粘土矿物的形成和转化的报道甚多,但有关冰川-水化学环境下粘土矿物的演化和形成机制的研究,迄今国内尚无报道本文以万达湖粘土矿物演化特征为例,探讨了该区埃洛石形成机制与冰川-水化学沉积环境的关系.这对于阐明极地粘土矿物特征和南极独特地球化学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一种推广的缓坡方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假定水流的涡量和垂向流速分量小量,推导出考虑非均匀水流的推广的缓坡方程,该方程中包含了△h^2h项和(△hh)^2项。在方程中引入底摩擦项、风能输入项和非线性项,其中风能输入项的推导考虑了风浪与涌浪的区别,风流情况依据青岛海洋大学的风浪成长经验关系,涌浪情况依据Snyder等人的观测结果。经过上述推广后,得到综合考虑折射、绕射、反射、非均匀水流、底摩擦损耗、风能输入及波浪非线性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相似文献   
96.
李玉成  肖辉 《海洋工程》2007,25(1):27-34
通过在二维数值水槽内用边界元法直接求解Laplace方程,对规则波在缓坡上的变形及破碎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底坡及采用不同底摩阻系数时规则波的破碎特征,并对规则波破碎的极限坡度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规则波破碎时海底坡度、底摩阻系数及波形不对称性对破碎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大西洋温盐循环的演变:早渐新世北大西洋深水开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和大洋盆地形状的急剧变化标志了新生代的开始。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了在早新生代(约55 Ma)的极端温暖时期,主要存在于南大洋的深水层形成了与现代模式根本不同的循环模式,并在北大西洋北部及南大洋形成了深水层。早新生代模式向两极模式的转变出现于何时?该转变的主要作用力如何?巴拿马地峡(4·2 Ma)的形成被认为是代表了深水循环向两极模式转变的最后作用,它使湾流将盐度较高的暖水带到北半球高纬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现代NADW由来自Nordic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水组成。然而,通常认为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的最初阶段只有Nordic海…  相似文献   
98.
最短路径是GIS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现有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以节点-弧段联合结构为基础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通过实际数据的试验,证明了其可靠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据估计 ,深海有孔虫种的交替速率为2 %/Ma ,比新生代浅水底栖(5 %/Ma)或者浮游有孔虫(11 %/Ma)明显偏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65Ma)或附近的事件引发了陆地和浅水以及部分半远洋生物的灾难性绝灭 ,但是对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影响很小。大部分深海有孔虫绝灭(30 %~50 %的种消失了)出现于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 ,55Ma) ,它起因于贫氧、温暖的侵蚀性底层水以及同时发生的表层生产力的变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6~30Ma)和中中新世也发现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种类交替增强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中…  相似文献   
100.
1985年5-6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7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首航定量调查。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5.28g/m~2,平均密度为557inds/m~2。棘皮动物占总生物量的47.2%,软体动物占34.2%,多毛类和甲壳类分别占7.5%和6.2%。莱州湾的生物量为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的3.5倍。河口输入的营养盐在与高密度低营养盐海水混合过程中,逐渐下沉在莱州湾北部,这是控制该海域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