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2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2634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191篇
地球物理   474篇
地质学   10313篇
海洋学   4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6篇
自然地理   49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90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314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吴华洪 《贵州气象》1996,20(5):18-20
笔者从年、季、月等时间尺度出发,对1996年5月23月-7月3日六盘水市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了分析,发现前和立气候特点,环流形势和前1年厄尔尼诺现象与这一洪涝灾害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还探讨了冬半年强降温过程与夏半年暴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立交模式的原理,对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并对山西地震带具有立交成因的强震危险地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太原盆地南端、大同盆地南端和北端、忻定盆地中段是可能孕育大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3.
塔里木盆地东部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熟度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塔里木盆地东部94个气样的烃类气体组成和碳同位素检测资料,与模拟实验资料相结合,进行了下古生界海相烃类气体的成熟度判识、成因类型和气源的综合研究。下古生界烃源气以干气为主,干燥系数>0.9,属海相腐泥型裂解气,并由于没有陆源有机质的影响,而表现为6~(13)C_1偏低、6~(13)C_2-J~(13)C_1,的差值小等特征。根据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模实验结果建立了6~(13)C_1-R_0凡回归方程,基本解决了本区天然气的成熟度和气源判识问题,并将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文中还探讨了天然气的多源、多阶复合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罗喜平 《贵州气象》1996,20(2):18-20
本文通过1995年5月1日20时至2月20时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北方冷空气与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在贵州省的汇合,是本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分析研究了德化杨梅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等。结果表明,德化杨梅地区是一个金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场,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金矿床,矿点明显地受NE、NW向断裂及其交叉复合部位控制;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次火山岩主要是燕山期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金的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含金石英-硫化物型及破碎蚀变岩型;区内金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采用罗依登等人提出的公式,计算汉江盆地的TTI值,较为成功地模拟了该区海相高熟烃源岩的 热演化史。区内下志留统有机质大约在早二叠世硒霞期开发进入生油期,早三叠世嘉陵江期进入生烃高峰;中三叠世开始,当阳和仙桃两凹陷开形成,演化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山系及有关地质现象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山系及关地质现象,受水平挤压力和重力共同作用而呈下断层产出的上地壳平面X型断裂-压剪性正断层的控制,分别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库拉板块北北西向挤压和晚白垩世以来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时期。  相似文献   
1000.
尹小波  戚厚发 《沉积学报》1996,14(A00):143-148
本文对选自柴达木,南海莺琼盆地19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了三个不同温度段的绝氧热热解分析,初步证实了居首位可利用的有机物为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类脂化合物热解温度为269-270℃,核酸类蛋白类等的热分解温度大多数也在320℃以内。因而用330℃热分解1小时获取的热解失重值可用于评价气源岩的生化甲烷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