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华南大陆形成于前震旦纪。元古代至中三叠世,华南属于华南—东南亚板块的一部分,泥盆纪以前是冈瓦纳古陆的成员.志留纪之后为太平洋古陆组成部分;晚三叠世以来属于欧亚板块,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可分为扬于大陆裂陷(Pt—S)、江南地台(D—T2)和南华陆缘活动带(T2—Q)三大阶段。扬于大阶段包括四堡阶段(Pt1 2)、雪峰阶段(Pt3^1)和华南阶段(Z—S),三次大陆裂陷分别形成以四堡群俯冲杂岩为代表的四堡陆间沟—弧—盆、以丹洲群为代表的雪峰陆间沟—弧—盆和以震旦—志留纪广西构造层冒地槽型建造为代表的华南陆缘弧后盆地。江南大阶段含软州、右江两个平行交错的局部阶段,软州裂陷阶段(Z—P1),位于华南陆埠弧后盆地局部软州地区,并被保留至早二叠世;右江裂阶阶段(T1—T2),由于桂西及邻区介入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右江裂陷盆地。南华大阶段包括两阶段,燕山期(T2—E2^2)东南大陆边缘弧阶段和南岭期(E2^3—Q)北西太平洋岛弧阶段。南华大阶段发生了多次轻缓造山运动,导致江南地台盖层和其上覆构造层同步或类同步褶皱,在陆上无海浸的环境里形成中新生代南华造山带。还讨论了许靖华关于华南三叠纪碰撞造山带的理论.结论认为:①华南大陆不存在古生代湘赣浙大洋;②华南大陆未曾发生过三叠纪二陆块碰撞事件;③“板溪”混杂岩隶属于明确的地层单元,由四壁不整合大地构造面和雪峰不整合大地构造面围限的冷家溪群、板溪群及相当层位。  相似文献   
122.
四堡群主要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一带,是华南最古老地层单元之一.与四堡群在岩石一地层学上可咨对比的相应火山一沉积岩系,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均有出露,但对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一直没有定论,是南方悬而未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之一.多年来,一些研究者根据侵入于四堡群而被丹洲群不整合覆盖的本洞英云闪长岩体年龄(1063土95Ma)而将其与北方蓟县系相对比(伍实,1979《地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地球物理成果,以地表地质条件作控制,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运用人机联作对模型进行重力2维多边形正反演计算,然后对该模型计算后的成果模型给予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来探讨“江南古陆”西南区段深部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24.
刘震坤 《气象》2006,32(2):121-125
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东部地区尤其明显,北京、河北等地气温之高达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雨雪稀少,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华北、西北东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南方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江南旱情基本解除,广西、广东西部旱情缓解,但广东中东部及广西东南部降水偏少,旱情继续发展。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月内,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热带气旋生成。  相似文献   
125.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经70年代作者等发表江南中一新元古代岛弧构造观点以来,这一地区已经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成为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热点之一,大量新资料支持以下的古板块构造演化模式,即古代南洋壳中元古代13(17)-9.8亿年时向北(西北)俯地扬子板块东南边缘之下,形成江南火山同岛弧和弧后盆地,在东北段是皖-浙-赣火山岛弧和樟树数-伏川弧后盆地;新元古代9.8-7.7亿年时发生了陈蔡弧与皖-浙-赣弧的弧-弧碰撞造山作  相似文献   
126.
江南古陆东段两类玄武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江南古陆东段,广泛发育晚元古代的玄武岩,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区分为明显不同的两类:低钛玄武岩和高钛玄武岩.它们由上地幔的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27.
城市庭院绿地的生态气候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宇  张一平 《贵州气象》2003,27(Z1):28-33
以1999年和2001年1~12月草地和道路的同期观测资料,对城市庭院内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的年变化、不同下垫面间的差异及干季(11~4月)、雨季(5~10月)和年各要素的平均值及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市内庭院草地的生态气候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8.
国道G316线天水市稍子坡滑坡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316线天水稍子坡段(K2556—K2562)滑坡十分发育,是甘肃境内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特别是雨季或丰水年,滑坡活动频繁,对公路安全运营造成很大危害和威胁。1999年及2000年雨季该路段发生滑坡灾害15处,正在改建的公路路基30%被破坏,增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并拖延了工期。本区滑坡多为老滑坡的复活,具有发育密集、复活性强等特点。特殊的地质构造及易滑地层广泛分布,老滑坡的发育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滑坡成群发育的地质基础。大量降水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开挖和填方活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9.
新疆北部雨季降水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香  陈菊英 《气象》2002,28(9):22-27
分析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近50年(1951-2000年)全年各月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各季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重点揭示了北疆多雨季节(4-7月)及各月降水量对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SST和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显著响应关系,并用前期SST和SOI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预报方程,该方程对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长期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影响凉山州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年忠 《四川气象》2002,22(2):39-41
本文分析了影响凉山州的主要天气系统及所产生天气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